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一大早,刚送完小孙子上学的甘孜州乡城县青德镇仲德村扎西老人像往常一样来到村文化服务中心内的农家书屋,找到一本健康养生书籍,认真地阅读起来……
农家书屋
近年来,乡城县以“村村有书屋、户户飘书香”为目标,着力提升百姓文化改变思路内生动力,对全县57个行政村农家书屋进行提档升级,以优化书籍吸引群众,以健全机制方便群众,以开展活动引导群众,让群众通过农家书屋得到了实惠。
书香成为村民生活新时尚
“现在人的岁数大咯,平时在家里也觉得无聊,到图书室来看点书,心里感觉非常畅快呐!”扎西高兴地笑了笑。扎西说,村里每个月还要举办一次读书会,到时候大家都会在一起分享感受。
“过去,村民没得事就在村里逛来逛去,除了喝酒打牌、翻是非,也不晓得在干什么。由于没有文化,大家素质也普遍不高,邻里之间经常发生纠纷,村干部为此整日发愁。后来,村里建了农家书屋,情况也慢慢开始转好了。”村委会主任桑登回忆之前的情境时感慨颇深。
村民在农家书屋学习
起初,农家书屋的书并不多,种类单一,活动也少,来图书室认真读书的村民也少,更多的是凑热闹的,前两天热闹,后面就寥寥无几。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村两委一合计,不仅引进了历史、致富、娱乐各类书籍,还提供茶水、趣味讲坛及文艺戏曲排演等各类服务,形成“书香+休闲+娱乐”三位一体的模式。村干部还带头进行阅读,慢慢地,来图书室看书的村民也多起来了。
“为了提高大伙的阅读积极性,我们每个月还要举办一次读书会,对朗读好的村民发放牙膏、洗衣粉、垃圾桶等小礼品。”桑登介绍说。
读书会让村民有了思想引擎
“说实话,当时去参加读书会时,还挺紧张的。家人就给我说,你怕什么啊?人家都去参加活动了,你也去试试嘛,大老爷们的这点胆子都没有。”村民彭措笑呵呵地说起第一次参加读书活动时的情形,随着时间的累积,现在的他已经成为村里不可多得的宣传好手了。
彭措说,第一次他去参加读书会时,还没到现场就感觉双脚都麻木了,轮到他读书的时候,拿书的手不自觉地抖了起来,眼睛不停地瞄周围的人,半天吐不出一个字,脸颊也烫得通红,心脏“砰砰”地加速跳。
“朗读完了,我下来多不好意思的,还以为大伙会笑话我,没想到,大伙还给我热烈的掌声,说我表现不错,心里别提有多甜了。”彭措感慨地说。
过去,由于缺乏文化知识,村民彼此说话都是粗话连篇,待人做事也不礼貌。自从有了农家书屋后,村民们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参加活动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农家书屋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过去,只晓得庄稼地里勤快点,便会有个好收获。自从参加了读书活动后,才知道原来种地也是一门学问。”尝到甜头的村民益西一脸兴奋。
农家书屋学习氛围浓
以前,益西整日围绕农田转,结果一年下来,所种粮食仅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后来,他常来农家书屋看相关的书籍,增长了见识,自家的承包地每亩增产五六百斤,不但使全家有了足够的存粮,多余的还可以拿到市场上去销售。
针对村民的需求,依托农家书屋,借助农牧民星期天、群众夜校、读书会等活动,村里还请来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问诊把脉”,对症下药,积极采用“农民点菜”的方式面向村民传授农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强农民致富信心。
“上次在图书室中,农牧技术员来给我们对养殖方面进行了分享,让我深受启发。”益西高兴地介绍说,自己家里也喂养了4头猪,但由于不懂得如何养殖管理,喂养出来的猪又瘦又小。现在,有了技术专家的经验,喂养的猪也逐渐长壮了,今年和媳妇商议了还准备再购置几头小猪崽。
“在这里,我还学会了发展其他副业。”村民丁真不停地称赞。前年,丁真种了100棵苹果树,后来在读书活动中了解到,在树苗成长期间可以种植玉米、豆科类等作物。去年头一次种植,年底便喜获丰收。
像这样在农家书屋中学到致富经验的村民还有很多。用村委会主任桑登的话来说,“自从村里有了书屋,村民打牌的少了,看书的多了,小小的书屋让全村活起来了。”
(吴远胜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杨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