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才子之乡新跨越
2017-04-21 19:49:49
信息来源:不详
编辑:1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萍 许萃 陈家明
在川之南,悠悠沱江下游,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城——自贡富顺县。
“千年古县”“巴蜀才子之乡”“中国豆花之城”……
多项盛誉的背后,彰显出这里地丰物美、人杰地灵。
有史记载的1400多年历史长河中,在这1336平方公里的沃土上,聪颖勤劳的富顺人,为世人描绘出一幅生生不息的美丽画卷!
而今,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大潮中,肩负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使命,富顺自我加压、高起点谋篇布局:“十三五”是全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建设经济强县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富顺将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打造经济繁荣、特色彰显、生态宜居的中等城市,努力建设四川经济强县,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千年古县、才子之乡——富顺,正铿锵前行,奋力实现新跨越!
完美收官
“十二五”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5月的富顺,满目绿意,生机盎然。
走进四川省远达集团富顺县美乐食品有限公司,一阵盛夏般的热浪扑面而来——自去年底搬迁到新厂后,美乐食品的生产线扩大到5条,生产能力提高3倍。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背景下,企业仍以20%的增速在发展。
一墙之隔的四川省旺林堂药业有限公司同样“产销两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制的“胆疏滴丸”成为全国同类药品的唯一剂型,更多的药品种类正在研发……今年,旺林堂还将筹谋“上市”。
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肌体的细胞,企业勃发的活力强劲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脉动。
“十二五”答卷,富顺成绩颇为抢眼:过去的5年,是富顺发展充满挑战、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5年。5年来,富顺围绕“一城一枢纽三园三基地”战略重点,着力推进“富裕富顺、秀美富顺、幸福富顺”建设,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十二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21.79亿元,年均增长11.7%;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6.51亿元,年均增长12.5%,地方总财力达55.71亿元,较“十一五”末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485.5亿元,是“十一五”的2.8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73.47亿元,年均增长15.2%;化工及新材料、农产品加工、机械机电等工业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晨光科技园区建成区面积达6.5平方公里,纺织服装产业园已具雏形;被评为省现代农业重点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现代林业产业强县,创建为省级现代流通建设示范县。
城乡环境显著改善——5年,累计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6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6万亩,整治病险水库42座,大坡上水库开工建设,建成幸福美丽新村60个、农民聚集点185个;累计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1.7亿元,是“十一五”的3.3倍;成自泸赤高速和自隆高速富顺段、G348绕城改线AB段建成通车,S207等县内骨干道路升级改造完成,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累计投入市政建设资金10.26亿元,县城西区骨干路网贯通,12条城区道路改造完成,建成沱江防洪堤5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1.1平方公里,聚集人口22.6万人,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累计出台专项改革方案13个,经济、社会事业等一批重点改革扎实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扩权强镇试点深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进展顺利,农村公共运行维护制度全面推开;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快速推进,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运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顺利开展;开放合作成果明显,累计引进市外资金326亿元,年均增长21%。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十二五”期间,富顺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12.6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5524元、12055元,民生投入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比“十一五”末实现翻番;新增城镇就业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广播“村村响”实现全覆盖,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阔步前行
“十三五”全面升级奔小康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央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决胜“十三五”,富顺立下壮志:
到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20亿元,年均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10亿元,年均增长9%;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12.5亿元,年均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0亿元,年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达190亿元,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304元,年均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508元,年均增长10%。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55:31。
决胜“十三五”,迎接全面小康,富顺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三五’期间,富顺县面临着新一轮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仍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富顺县委书记邹登权介绍说,未来五年,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川南新兴增长极等时机,富顺这座千年古县有望重新释放活力,拓展对外开放的新空间。
与此同时,富顺县处于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沱江的下游,随着沱江航道“六改四”、自贡至长江港大件路等工程的推进,最终将实现富顺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无缝对接,加强与东中部发达地区联动发展,培育开放型经济。
“‘十二五’期间,富顺县的经济、产业、交通、教育、城建五大领域齐创辉煌,为‘十二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富顺县委副书记、县长曾健表示,过去五年,秀美富顺渐入佳境,更加自信。“十三五”期间,富顺县的经济、产业、交通、教育、城建等五个领域还将大放异彩,为城市品质全面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吹响幸福的集结号,加速富顺从农业大县向产业强县转变,加快建设成为四川经济强县。
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跨越,富顺发展实现全面升级的路线图出炉——
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富顺将加快建设四川经济强县。坚持“一园多区”错位发展工业,“一核多极”集聚发展服务业,“一线两翼”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做强产业支撑。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民生福祉,始终是富顺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温暖注脚。富顺提出,到2020年,34个贫困村全部摘帽,31253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形成覆盖城乡、设施完善、适应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努力营造保障健全、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
其中,把加快建设川南教育强县作为民生事业里的“重头戏”。未来,富顺将健全教育体制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品牌。力争富顺二中重本上线率进入川南同类学校前三强,全县本科上线率进入川南前五位,建成2-3所川南知名义务教育学校。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富顺将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预计全年实施重大项目165个,完成投资90亿元以上。此外积极谋划储备G348北改线、中医院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完成“十三五”项目储备和争取上级政策资金项目储备。坚持实行重大项目动态储备,建立完善“十三五”重大项目动态储备库。
此外,今年富顺将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精准脱贫“八大工程”,整合资源加大扶贫投入,设立5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1000万元小额贴息贷款风险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参与扶贫。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扶贫,加快“一村一品”产业培育,探索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全年实现7个贫困村摘帽、6800人脱贫。
时已至,势已成。
才子之乡,千年古县——富顺,在决胜“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的征途上正精彩跨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