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14 星期一

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专题 > 要闻聚焦 >新闻详情

生态为媒 既“雅”又“安”且“兴”——中国著名作家走进雅安感受绿色之美

2020-10-19 10:12:26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105

        既“雅”又“安”,雅致安宁,这是雅安。

10月14-16日,由中共雅安市委宣传部、四川经济日报社主办的中国著名作家走进“天府之肺 熊猫故乡”主题文化宣传活动在雅安举行,来自江苏、北京、天津等地的作家们走进雅安,溯源“雅安”之名,见证绿色发展。

几天时间里,作家们行游清风雅雨间,见山听雨,零距离品鉴雅安的“绿”。

从绿色盈盈的茶山到蓬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从天全红军村到荥经砂器一条街……作家们深切地感受了雅安在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创新探索,触摸到雅安绿色发展的热度和速度,见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雅安实践。

第一次来到雅安的江苏《雨花》杂志副主编杨波(育邦)说,雅安让他感受到了雅致安静。

第二次来到雅安的四川省作协创研室主任、《四川作家报》主编马平说,雅安现在大变样,交通更便捷、环境更美好,雅安之行加深了他对当地绿水青山的认识,完全颠覆了他过去的记忆。

曾多次来到雅安的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会长张人士说,“百雉临流是雅安,羌水濆江锁城丸。”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千百年的历史交融,孕育出雅安独有的文化。三雅文化、熊猫文化、茶文化、汉代文化、红色文化……像一册厚厚的典籍,记载着雅安的源远流长。

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发展与保护并存;这里肩负着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历史使命,亦肩负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生态高地的使命;这里是雅安,被誉为“天府之肺 熊猫故乡”的雅安。


魏发贵摄(说明:在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表演茶技“龙兴十八式”。).jpg

蒙顶山上的茶技表演(魏发贵 摄)


新与旧

新是现代,是雅安城市建设的现代;

旧是传统,是雅安之城的历史传承。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下,夜晚的摩登大楼依然明亮。西康商业广场上,游人熙熙攘攘,卖货的吆喝声、餐厅的音乐声和游人的笑声交织在一起,造就了雅安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这座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姚桥新区核心位置的商业广场,是雅安唯一带有立体经济的综合体,其外观为现代风格设计,隐框玻璃幕墙加进口石材,全视角的夜景氛围灯光,高大上的现代视觉效果,让西康商业广场成为了“滋润”之城雅安的高端品质地标。

有意思的是,西康商业广场所在的位置叫熊猫大道。在雅安,熊猫这一文化元素随处可见,街道名字里有熊猫,刚建成的雅安滨江文化绿廊上也分布着各类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雕塑、造型等;甚至在成雅高速的建设打造上,都贯穿着“熊猫主题高速”的设计理念。

在雅安,见到这种可爱“黑白熊”的几率似乎比其他城市高很多,而这正与其历史有关。

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1869年,阿尔芒·戴维在雅安市宝兴县北部的邓池沟天主教堂“发现”大熊猫。当年4月1日,阿尔芒·戴维终于见到了熊猫活体,而这一天就被定为“大熊猫发现日”。

雅安作为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是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区。截至2019年,雅安拥有大熊猫栖息地821.5万亩,占全省的27%,占全国的21.3%,是全国和全省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最大的市;雅安境内分布野生大熊猫达340只,占全省的24.51%,在全省各个市(州)中排名第三。

除了大熊猫,雅安还有一享誉世界的历史传承延续至今,那就是茶。雅安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

其蒙顶山茶通过茶马古道输入涉藏地区,是历代中央政府与藏、羌等少数民族进行茶马贸易的专用商品,成为汉族人民同藏、羌等各族人民增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而今,在名山区蒙顶山上,青翠的茶园依旧随处可见,茶业已成为该区主导产业。2019年该区茶园面积35.2万亩,人均茶叶种植面积达1.5亩,90%以上农民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工作,75%的农民从事茶叶生产。


快与慢

快是速度,是雅安产业发展的迅速;

慢是悠闲,是雅安宜居宜游的体现。

“每天,我们都要同时处理多个项目的数据。”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数据中心内,技术人员正在处理着电脑前不断更新变化的数据,数据更新迅速,数据中心的处理速度更快,与时间赛跑是这里的常态。

这座大数据产业园从诞生之初就与速度结下了不解之缘。该产业园,从规划到建成开园,仅用了10个月时间,创造了国内大数据园区建设的“雅安速度”。

而另一种“雅安速度”也在这里诞生。据了解,现有5条国家一级骨干网络途经雅安经济开发区并部署网络节点,据测试,雅安大数据产业园网络时延在1.8毫秒左右,而一般民用网络时延则在20毫秒左右,时延降低也意味着更快的传输速度。

目前,该大数据产业园已成为全省单体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绿色数据中心,是中国电信天翼云全国三大资源池之一。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雅安就实现了大数据产业从零起步、从无到有。

“来到大数据产业园,我们感到了雅安绿色产业发展的快,而蒙顶山上观景饮茶,又让我们体验到了这座城市的慢。”雅安之旅的第一天,首次到此的杨波(育邦)就被这座城市的“快与慢”吸引。

沏一壶茶,看远山云雾,观青山绿水,这样的慢生活在雅安并不少见。

在绿树、溪水、蓝天里享受森林的静谧,在“森林人家”和特色民宿里“浪费”一天时光,这是雨城区的慢生活;在满是古街古道和文化景观的紫石关村逛一逛,在百年古寺吉祥寺里看书观展,这是天全县的慢生活;在险峻山崖间看“一雨路千瀑”的绮丽奇观,听川藏线陆地“第一咽喉”飞仙关传说,这是芦山县的慢生活……

这样的慢,为雅安吸引了八方来客汇聚于此。2019年,雅安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414.6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91.97亿元。

而今,依托其文化旅游资源,雅安还打出了生态康养牌。天全利用当地中医药资源和陈氏中医骨科医院,发展中医康养产业,启动了总投资5亿元的中医康养旅游综合体建设,全力创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川西骨伤医养中心。荥经县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壮大森林康养度假产业,加快国际森林康养度假目的地建设。名山区依托当地茶产业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成都大都市区康养休闲目的地。

近年来,雅安抢抓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机遇,依托良好自然生态,建设康养宜居地。今年,雅安市正全面加快推进康养新城建设,康养新城以雅安康养产业园、雅安市人民医院医养中心项目建设为重点,打造康体养老、养生休闲的健康之城。


大与小

大是宏大,是雅安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历史使命;

小是细致,是雅安对于人居环境改善的细致入微。

走进雅安,一块“天府之肺 熊猫故乡”的标识牌映入眼帘,昭示着雅安新名片。敢于推出这样的城市名片,雅安自有底气。

1998年,雅安市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总体目标,采取“停、造、转、保”等措施,在四川省率先试点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

20多年来,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持续“双增长”。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雅安累计退耕还林97.58万亩,森林蓄积量、林地保有量、湿地保有量、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等居全省前列,其森林覆盖率更是长期稳居全省第一,绿色发展指数排位居全省前列。

扛起历史使命,厚植生态优势。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让雅安在生态保护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多方受益。

“现在守着家门口的青山绿水,就可以赚钱了。”李虎林原来是荥经县龙苍沟镇兴蜀煤矿的矿长,而如今却成了农家乐的老板,在全村第一个建起“虎林山庄”农家乐。“近几年,龙苍沟镇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谈起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好处,李虎林乐开了花。

不仅是龙苍沟,如今的雅安,越来越多的人依靠青山绿水吃上“生态旅游饭”,以雨城区“中国藏茶村”、名山区牛碾坪茶旅融合主题园区等为代表的一批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点,正蓬勃兴起,也为雅安的绿色发展,探索出了一个可持续路径。

同时,在推动绿色生活、营造宜居环境方面等细微之处,雅安也做了不少尝试。

近年来,雅安市和各区县分别在城区建设了不少绿岛公园,成为雅安市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天全县城的龙湾湖和慈朗湖湿地公园,立足于生态保护,依托下村电站水库形成的自然湖面,在宏大精致的水景上建设公园,把自然和人文景观充分融合在一起,已成为川藏旅游线上的“川西小西湖”。

雅安市还积极倡导绿色出行,在雅安,街道两旁,共享单车随处可见;来往人群中,扫码骑共享单车的市民比比皆是。同时,雅安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该新能源公交车因无尾气排放、无污染,完全达到国家倡导的绿色出行理念,将绿色可持续发展落到了实处。

建设与传承并重,发展与保护并行,古时的雅安,因雅鸟群居获雅致安宁之意,今日的雅安,因绿色发展,延续其雅致安宁之名。

(四川经济网记者 刘琳 何羽佳 庄祥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