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共享“双城圈”新机遇 共创“示范区”新未来

2020知名企业四川行——达州签约项目123个 投资总额超千亿元

2020-11-17 22:17:11 信息来源: 编辑:易陟

11月17日,“2020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达州市‘6+3’重点产业投资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

此次活动以“共享‘双城圈’新机遇 共创‘示范区’新未来”为主题,活动期间,达州市共签约投资合作项目123个,投资总额1094.48亿元。其中,“6+3”重点产业项目95个,投资总额846亿元。会议当天,集中签约16个项目,计划投资额346.2亿元。

FZ1004669578_A278258.jpg

签约仪式现场

战略机遇 让企业看见达州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为达州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在此次推介会上备受中外知名企业关注。

对此,达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表示,随着“双城圈”建设战略的实施,特别是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达州作为参与者,必将进一步提升达州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增强加快发展预期,增强全市干部的信心,提升招商引资的效果。

郭亨孝介绍,达州正在积极争取土地政策、融资政策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区域布局等,依托政策机遇促进地方加快发展。新机遇将会进一步促进达州与各方面的合作,包括与川东北、渝东北区域的协同,更主动地融入成渝“双核”,更自觉地参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与京津冀、长三角、北部湾、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开放合作。

“过去,投资四川,首选城市只能是成都。今年,国家的一系列政策让我们看到了达州这片兴业沃土。” 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投资委员会主席王立刚表示,达州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在达州交汇叠加。发展机遇千载难逢。

王立刚介绍,作为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团,正威国际集团在金属新材料领域位列世界第一,此次四川行瞄准了宣汉县丰富的锂钾资源。

“以‘锂’相待、富‘钾’一方,我们将奋力建成全国首个深部卤水锂钾综合开发示范园,在此次推介会上也觅得携手共进的企业伙伴。” 达州市人大副主任、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介绍,正威国际集团已成功与宣汉签订550亿元的投资合作协议。同时,积极与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唐山三友化工、 山东国力化工、山东默锐科技、青海茫崖兴元钾肥等公司对接洽谈,一批项目有望在宣汉落地落户。

FZ1004669578_A278259.jpg

参会嘉宾

亲商助商 为企业营造环境

“我们秉承‘亲商、重商、爱商、助商’理念,对企业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尤其是在企业发展困难的时候能够伸出援手、多帮一把,让投资企业能够安心发展、茁壮成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达州市委书记包惠如是说。

她介绍,今年上半年,达州民营经济发展指数排名全省第2,“发展动能”指数全省第1。8年来,达州签约项目近600个,投资总额超过5000亿元,履约率超过90%、开工率超过80%。这些项目落地、投产、达效,充分说明了达州正成为一方充满生机活力的投资热土。

同时,达州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着力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生产成本,达州产业园区工业用电不高于0.55元/度,最低仅0.44元/度;水价低于周边城市;特别是工业项目天然气价格不高于1.6元/立方米,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优势。各类企业随时可“拎包”入驻园区标准厂房,企业自建厂房享受重点工业项目用地等有关优惠政策。

“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改革正在达州加速布局、密集落地,达州必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新一轮经济发展高地。投资达州正当其时。”包惠字字铿锵有力。

优势凸显 打破“虹吸效应”

本次推介会,企业们还将关注焦点汇聚在成达万高铁获批,动工建设在即。普遍认为,这条高铁对于达州意义重大。

对此,郭亨孝表示,达州要把通道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努力打破“虹吸效应”。为了留住本地人、吸引外地人,将从打造人居环境,提升教育、医疗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以及壮大重点产业三方面发力。

近年来,达州市聚力发展“6+3”重点产业,即培育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大数据、农产品加工、现代建筑5个“千亿产业集群”,智能装备、文化旅游、现代物流3个“五百亿产业集群”以及医药健康1个“百亿产业集群”。

去年,达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41.5亿元,同比增长7.7%,位居全省第七位。今年前三季度,达州市GDP实现1486.62亿元,同比增长2.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郭亨孝强调,下一步,达州将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打造重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现代制造业基地、重点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努力把高铁的通道优势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优势。(四川经济网记者 王晓英 李洋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