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 油纸伞的世界》 刘学懿 摄
“油纸伞上传统的图案就是仙女散花、百鸟朝凤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油纸伞及它的文化。”在四川省消费品精品展泸州展馆内,泸州分水油纸伞展台前吸引了众多年轻人驻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唯一法定传承人毕六福表示,此次展会上,展出的传统图案中结合现代图案的油纸伞,不但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还让更多人知道了我们泸州油纸伞。
位于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唯一的一项国家级非遗——油纸伞,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凝聚了匠人的汗水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现代技术追求效率和利益的今天,手工技艺正面临严酷的生存挑战。所以,传统的手工技艺也在不断的顺应消费趋势、市场需求、市场竞争规律,从产品研发、品质品牌品种上创新举措,在市场营销上塑造起了良好形象。
毕六福石印技艺
穿线-满穿工艺展示
毕六福的油纸伞业主要以“网上+订单”销售为主,2019年每月收入20-30万元,有1万多个学生体验油纸伞制作过程,“双11”活动中仅一天就卖了16万元。“今年受疫情的影响,80%的销售量源于网上销售,但每月的收入、‘双11’活动及体验油纸伞制作的学生均比去年降低50%。”毕六福表示,此次消费品精品展,对泸州油纸伞而言又是一次走向世界舞台的展示,相信销量也会越来越好。
毕六福坚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断在祖传技艺上进行开拓创新,凭借精湛的手工技艺,在四川省旅游产品评比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和优秀奖,并“五进”央视栏目,产品畅销国内外,深受大众喜爱。至今已在成都、杭州等全国多个地区建立了油纸伞博物馆,并与多达279个单位和项目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为泸州油纸伞的魅力和文化发扬光大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