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瓦高村:换了一片新天地 甜了全村百姓心

2021-03-11 19:31:17 信息来源: 编辑:李占庄

视频制作:四川经济日报社视频中心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李洋  刘琳  鲍安华  文/图)千亩核桃产业园、农耕文化体验区、杂交糯红高粱基地、健康水产基地、特色蔬菜基地……3月11日下午,“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进行时——2021年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大安行”活动走进自贡市大安区何市镇瓦高村,记者一行惊喜地发现,一个面积只有3.6平方公里的小村子,竟然在短短几年里,因地制宜兴起多个产业,曾经的贫困村,在党建引领下,通过产业“造血”、异地搬迁、乡村风貌改造等一系列具体行动,已然成为了大安区脱贫攻坚取得优异成果的“明星村”。

瓦高村美景.JPG

瓦高村美景

瓦高村地处大安区东部远郊,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11户3154人,2014年被评为省定贫困村。截至2018年底,全村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面脱贫,并实现了贫困村摘帽。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

瓦高村.JPG

瓦高村

“我们村养鸡大棚的规模,在整个何市镇是数一数二的,通过发展肉鸡养殖产业,有效提高了村民收入。”瓦高村第一书记张铬钊指着远处一大片的山野告诉记者,“那里还有千亩的核桃园,是我们村子未来的新希望!”

第一书记为记者们介绍瓦高村情况.JPG

第一书记为记者们介绍瓦高村情况

近年来,瓦高村通过“党支部+专合社+职业经理人+贫困户”“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形式,发展壮大肉鸡和核桃两大主导产业。2018年该村肉鸡销售额就已经达到6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达到10万元。2019年,瓦高村扩大核桃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我们通过狠抓产业扶贫,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了!”张铬钊笑着说道。

产业强起来,瓦高村的环境也美起来。在村委会的广场上,放眼望去,两片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的新村农房格外瞩目。两层的小洋楼,统一的外墙风貌。房前屋后种瓜种豆,“四好路”修到了每一户的家门口。

“脱贫后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谈到村里的变化,村民罗显芬竖起了大拇指。近年来,瓦高村打造“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群众集居点,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居住区基础上,村里还打造“一主路,多环线”乡村道路建设模式,2019年更新建增减挂钩项目。

与此同时,瓦高村还广泛开展“党建扶贫·双百示范”工程和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培养党员致富带头户5户,党员精准扶贫示范户2户,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特别是,瓦高村还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引导“门前三包”自治管理机制、创新农村志愿服务活动、评选“星级文明户”、举办农村坝坝舞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强化了基层社会治理实效。

此外,瓦高村严格完善村规民约,深入开展“村规民约、农村综合治理、依法治村、文明进村”四大专项行动,提升了村民自治水平,提升了群众“幸福感”。

瓦高村是大安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推进,这些新风、新貌的村庄将为大安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持续带来勃勃生机。

【记者微观察】

中国旅游报四川记者站记者陈俊成:

以文旅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

中国旅游报四川记者站记者陈俊成.JPG


这是我第一次来大安,见识到了当地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感受到了“龙灯盐美食”四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更体会到了大安做大做强文旅产业的决心。值得一提的是,大安乡村在道路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走在了前面。

瓦高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农耕文化资源,文旅产业作为当地发展的一大特色,将成为推动瓦高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