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四川大竹“喊山开茶”:开启茶乡振兴新篇章

2021-03-14 21:36:48 信息来源: 编辑:李占庄

四川经济网达州讯(记者  王晓英  文/图)3月14日早晨,达州市大竹县团坝镇白茶基地,茶山之巅青山环抱,海拔近1000米,春风吹过,心旷神怡。

退伍军人、大竹白茶种植带头人、四川竹海玉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廖红军开始了牛年的第五届“喊山开茶”文化节活动。晨光熹微,随着一声唢呐声,打破了茶山的寂静,唤醒万物。第五届“喊山开茶文化节”正式揭幕。

喊山开茶现场的人们一起放飞气球并热情高喊:“祝福祖国繁荣昌盛!”.jpg

喊山开茶现场的人们一起放飞气球并热情高喊:“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72岁最美采茶姐姐陈莲菊一首《山歌好比春江水》歌曲,唱响茶山峡谷。唢呐吹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0名茶仙子采摘茶叶,翩翩起舞,祈求风调雨顺、茶叶丰收……茶山一片热闹。

唢呐手吹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jpg

唢呐手吹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不忘初心  带领乡亲走向致富路

十年前,廖红军将安吉白茶引进了大竹县,也因这片叶子做起了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百姓。十年后的今天,廖红军初心不改,继续带领乡亲努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如今,“大竹白茶”已成为大竹农业产业一张响亮的名片。

数据显示,2020年,大竹白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现有白茶企业25家、专业合作社47户,种植白茶5.2万亩,年产茶叶700吨,人均收入达到了2.6万元,产值达到6.5亿元,成功带动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嫩绿的春茶.jpg

嫩绿的春茶

“今年基地已经采到有6万多斤干茶,鲜叶估计在60万斤左右,年收入将突破1.3亿元。”廖红军自信满满。大竹白茶基地现在已经种植11年了,现在种得出,而且还卖得出,目前廖红军不但公司发展大了,还把农会发展壮大了。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一线城市,甚至还出口到日本、韩国。目前,基地白茶产品供不应求。廖红军告诉记者,今年基地还要扩大,在原来基础上扩大2000亩,加工厂房在原来1.6万平方米的加工厂房上扩建4000平方米。同时,老百姓的种植规模也同步增加,并且提供免费苗与技术,保底回收。

谈到今年的白茶为什么出现供不应求呢?廖红军告诉记者,首先,今年的茶叶比往年的采收日期提前21天,抢占了春茶上市先机。其次,大竹白茶的口感特别好,回甘、回甜,几乎适用任何人品尝。

此次,采购商人数也创新高,来自浙江安吉的马先生今年预定3000斤白茶。马先生告诉记者,靠“抢”才有货。2017年以来,白茶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山东、北京等地是主销区,珠三角也开始推广。“去年即使受疫情影响,白茶需求量也上涨,年平均增长率达30%,高端白茶市场价逾千元一斤,目前白茶是供不应求。

返乡青年  共谋乡村振兴之路

采茶姑娘正在釆茶.jpg

采茶姑娘正在釆茶

随着白茶稳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创业或就业。返乡创业青年廖小舟,几年来把他家的茶树从山脚种至山顶。不仅自己致富了,村民也脱贫了。廖小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竹白茶采摘后干叶批发均价达1000元/斤,高端零售价能达2000元/斤。当地茶农每到忙时就前来采茶、除草、施肥,一个人一年的收入超过26000元,比城里打工还多。记者发现,今年前来参加开幕式的人潮中,大学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回归田园的城市女孩李阳、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陈铭、大竹淳年小院的黎森就一起讨论短视频宣传与带货的技巧,他们谋划着把白茶、红豆腐乳等当地农产品通过互联网介绍出去,并吸引全国游客走进大山。 

李阳从长沙民政学院毕业后,曾在大连打拼,一次偶然机会,她来到大竹看到廖红军带领农民脱贫的视频,深受感动并毅然告别城市扎根山间。“希望通过古筝、直播等手段助力乡村振兴。”她告诉记者,通过短视频与直播,她把大山的生态、茶的功效传播出去,并计划给当地的小学生培训古筝,为游客表演。 

1986年出生的黎森则把民宿建在茶园旁方便游客,他每天通过短视频传播山水之美,民宿成了网红打卡地,入住得提前一周预约。通过短视频,他还把红豆腐乳推到大江南北,去年早早脱销。今年他加大产量,预计产值能破100万。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这是对大竹白茶产业的高度赞许与最好诠释。“十四五”开局之年,大竹县则依托白茶、糯稻、香椿、竹、苎麻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助推乡村振兴,为建设繁荣美丽活力大竹吹响新号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