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千禾味业:生动演绎可持续发展“绿色”逻辑

2021-03-31 09:37:5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赵丁

“绿色制造高质量发展看四川”系列报道之七

千禾味业:生动演绎可持续发展“绿色”逻辑


走进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仿佛“误入”了一座花园。

主干道旁葱郁的植被吸引着人们往工厂深处走去,绿色的草地里半埋半藏着密密麻麻的窖缸酿造着酱油、醋。每几个窖缸之间就有一棵树,远远望去,排列整齐的树如同“守卫”,护航着工厂绿色发展……

这是千禾味业的“面子”,更有门道的,是它的“里子”。

始建于1996年,扎根东坡故里,千禾味业在创立之初就确定了“专业化、规模化、长远化”的经营道路,始终将产品质量和绿色生产放在公司发展的首要位置,持续提高公司绿色制造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过25年的深耕,如今的千禾味业已将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等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中。去年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千禾味业在“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名单中,榜上有名。

从调味品界的黑马到绿色工厂的标杆,千禾味业的秘诀何在?“节能减排创效益,绿色发展赢未来”,千禾味业用这一句话,述说着企业发展的信念和愿景。

千禾味业的古法窖醋场  

率先发力

一早入局“绿赛道”坚持绿色发展

每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节约成本?对于千禾味业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解题思路。

“创立之初,千禾味业就认为坚持循环经济,能有效实现降本增效。”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吕科霖说,这一经营思路,奠定了千禾味业绿色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刚成立没几年,还尚且“年轻”的千禾味业,就花重金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当时,会为污水处理支付高额费用的企业并不多见。

事实上,新购入的污水处理系统让千禾味业污水排放达到了一级标准,不再需要额外缴纳污水处理费。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是长远来看,能实实在在地节约生产成本。并且,从那至今,千禾味业持续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的传感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方面进行升级,坚决守好“环保线”。

“绿色工厂”作为构建我国绿色制造体系的重要一环,建设过程中推广应用先进绿色技术装备几乎是企业的“必选题”——推动持续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生产的规模化和自动化水平、增强工厂的绿色化水平和环境友好性。

吕科霖告诉记者,千禾味业在机器设备的选择上,优选国际国内最先进的设备,比如全自动布酱机、全自动压榨系统、智能灌装线等,实现人力成本的降低、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质量的保障,让生产过程更加绿色和科学。

再深入探秘千禾味业,我们还能在技术方面找到其“绿色”影子。

通过高盐稀态发酵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低盐稀态酱油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显著提高产品出品率,原料消耗率达85%-90%,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通过开展焦糖色专用消泡剂制备方法研究,制备的消泡剂不含油脂和甘油,添加量小,不会影响焦糖色产品的感观品质,也不会因为使用消泡剂致使产品产生三氯丙醇而出现安全隐患,保证产品口感和品质;

……

先进的生产设备与众多的技术创新,支撑着千禾味业从传统企业走向绿色工厂,其生产的绿色产品,也从眉山走向世界。

千禾味业.jpg

千禾味业

群策群力

千名员工“金点子”赋能绿色制造

在千禾味业员工的手机里,有一个特别的微信小程序,专门用于员工给公司发展提供“金点子”“合理化建议”。

“公司要持续绿色发展,就要动员所有员工参与。”据吕科霖介绍,千禾味业面向全体员工搜集有关于产品品质提升、效率提升、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好建议,这样的习惯在公司已存在数年。为此,去年千禾味业专门为员工提“金点子”打造了这个微信小程序,如今一个季度就能收到上千条。

“金点子”能细化到什么程度?如果员工觉得某棵树栽种的位置不合适,不利于整个厂区的形象,就可以通过小程序提建议。“提出一条奖励10块钱,一经论证采用,还有额外奖励。”吕科霖说,虽然每个季度要支出上万元的“奖励费”,但这能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如同建设共同的绿色家园一样建好绿色工厂。

除了“金点子”,千禾味业在2015年开始,还面向员工展开“合理化建议”的搜集,主要聚焦更专业的生产技术升级、设备设施改进等方面。

“一位锅炉房的师傅,通过对炉床进行改造,让燃烧更充分、产热更多,为千禾味业节约了上百万元的成本,该师傅也拿到数目可观的奖金。”吕科霖告诉记者,公司会按照节约成本的15%奖励到个人。不仅如此,千禾味业还对合理化建议建立了管理制度,并设有专门的团队和资金,建议一经采用,千禾味业将立项推动。

如今,不断涌现的“金点子”“合理化建议”以及来自管理干部群体的“创新机制建议”,积少成多,不断让企业在流程优化、环保改善、工艺水平等方面实现了绿色提升,已一步步实现精益化生产。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成了千禾味业快速发展的秘诀。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千禾味业将计划通过加大高级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培养新生力量,加强员工素质能力打造提升。同时,千禾味业还将建立完善绿色工厂科技支撑体系,主要就是以技术部现有研发装备和技术人员为依托,形成发展绿色工厂的技术支撑体系,并通过绿色工厂技术研发,培养和造就一批技术骨干和专业人才。

更重要的,是将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学习和实践,提高员工的“绿色”意识,让创新思维成为企业绿色发展的不竭动力。

千禾味业的酱油恒温密闭发酵罐群.jpg

千禾味业的酱油恒温密闭发酵罐群

深思远虑

始终保持“高标准”建好绿色工厂

今年3月,千禾味业全面实现“煤改气”。至此,这个从2016年就开始进行的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圆满结束。

“我们的酱油古法新酿,古法酿造技艺结合现代智能化设备,需要利用蒸汽以及智能微控系统,只有保持酿造过程中的精准温度、湿度,才能保持品质稳定,非常花费能源。”然而,据吕科霖透露,这一项“煤改气”的改革,会让千禾味业今年在能源方面的成本支出增加上千万元。但她表示,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创立初期重金购入污水处理系统到如今的“煤改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千禾味业是否真的不计成本地?

答案是辩证的。吕科霖告诉记者,企业确实舍得花钱去投入设备和技术建设绿色工厂,但是企业总是需要盈利的,因此,要做好“引流”也要学会“节流”。

微生物发酵的代谢物形成沼气?那就用其部分替换食堂运行所需的天然气,实现自产自用;

每天都要使用冷却水?千禾味业没有因为紧靠岷江就高枕无忧,而是让冷却所需用水在整个厂区循环利用;

生产酱油和醋,会产生黄豆、小麦等原材料的余渣?那就积极联络周边的饲料厂,实现物尽其用;

……

这样的案例,在千禾味业数不胜数。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巧妙平衡绿色发展投入与相关成本节约,让千禾味业张弛有度地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目前,千禾味业在绿色工厂建设过程中,从组织机构、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绿色发展绩效等多方面开展工作,不仅驱动同产业企业快速发展,更是带动了调味品产业的上下游迅速发展。

作为四川省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千禾味业已然成为业内的绿色标杆。如今再次收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的称号,吕科霖表示,这是荣誉更是责任。

因此,面对已经到来的“十四五”,千禾味业也有了自己的“小目标”。

去年底,千禾味业发布公告称,拟调整36万吨调味品生产线项目为建设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吕科霖透露,在项目建设中,会优先选择智能化程度高、对环境有益、能提升效率的设备。

同时,千禾味业还将继续加强清洁生产,建立绿色工厂发展的流程体系。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并通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流程,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另外,千禾味业还将加强绿色工厂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合作开发,不断瞄准国际前沿技术,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开发先进实用技术。并结合企业的发展方向,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和环境标志产品要求来开发和生产低能耗、低污染、可循环利用的新产品。

“绿色、低碳、环保”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企业长期发展和生存的通行证。吕科霖说,千禾味业长期以来积累的“绿色底蕴”,正逐渐正向回馈企业,助推企业高质量地可持续发展。(四川经济网记者 唐千惠)(千禾味业供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