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川酒集团董事长曹勇:300家原酒企业将“抱团”打造“中国白酒之芯”

        “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不可能向所有名酒企业发展,也不会向其发展。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一统天下。”4月8日,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中国白酒原酒产业座谈会”上,川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勇直言,希望通过高质量、差异化的发展,为全中国所有致力于做酒类产业的创业者和企业提供“中国白酒之芯”,打造中国白酒的芯片。

QQ图片20210409115656.png

目前,原酒市场有哪些发展趋势?如何助力中小酒企“抱团”发展,打造“中国白酒之芯”?对此,曹勇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看产业未来

机遇与挑战并存

通过三年的探索,曹勇认为,中国原酒市场将出现集群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的发展,中国原酒产业大有可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酒类市场细分及高额利润为原酒产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当前酒类市场细分越来越细,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2020年全中国酒类产能为740万吨,名酒企业仅占1%优质白酒,创造了18.7%的产值。剩下的都是中小酒企进行的创造、发掘,并提供了贡献和收益。当前白酒产业中,品牌酒平均利润能达到70%,原酒利润能达到35%。

二是对原酒生产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原酒生产销售过程中的专业化、标准化程度越来越强。一般企业无法达到相关要求,只有拥有雄厚实力和技术的大型企业才能达到。

三是原酒的产业投入越来越大,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多。原酒属于资金密集型,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国有企业才有从事酒类全产业链的实力和基础。

四是优质原酒向主产区集聚越来越明显。酱香型白酒在赤水河;浓香型白酒在中国白酒金三角;清香型在汾阳汾酒。以“浓酱清”三香为代表原酒产业格局向主产区原产地地理标识进行集中。

做白酒“芯片”

从集群化、标准化、规范化下手

市场对优质原酒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意味着优质原酒的市场空间不断变大。会上,曹勇给出了川酒集团助力中小酒企“抱团”发展,打造“中国白酒之芯”的经验——从发展原酒入手,促进原酒产业集群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发展。

在集群化发展上,川酒集团在四川四大白酒产区(泸州、宜宾、成都、德阳)全部布局了生产基地,联合省内外酒企260多家,窖池数量5万口,其中30年以上窖池2万余口。同时,与四川规模以上原酒企业开展战略合作,集团浓香型纯粮原酒的产能和产值均占四川二分之一,占全国三分之一。“我们计划把四川近300家原酒企业抱团起来,进一步夯实“中国白酒之芯”的产业发展基础。”曹勇表示。

在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上,为了让消费者喝到的每一口酒都是优质的纯粮固态好酒,川酒集团严格按照医药级标准建立标准化原酒生产质量体系、溯源体系和“浓酱清”团体标准体系。同时,依托行业专家,为原酒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攻关提供支撑,为市场打造各类香型和口感的原酒。此外,还与行业协会、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成立“川酒学院”,推进产业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会上,曹勇表示,愿意将行业资源分享给专注原酒耕耘的所有企业,共同做强“中国白酒之芯”。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