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李洋 文/图)5月26日,四川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从各市(州)、五大经济区的人口数据来看,四川各地区人口变动分布呈现三大特点,人口分布出现断层。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1个市(州)中,有8个市(州)常住人口增加,增量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成都市、凉山州、绵阳市、宜宾市、广安市,分别增加5818918人、325550人、254381人、116803人、49407人。
分五大经济区看,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成都平原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分别上升4.25个百分点和0.10个百分点,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常住人口占比分别下降1.44个百分点、2.74个百分点和0.17个百分点。
四川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范毅表示,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后,主干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干支协同联动的局面加快形成,产业和人口加速向优势区域集中。
新闻发布会现场
总的来看,目前四川省各地常住人口情况具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成都市依靠全省1/4的人口贡献了全省1/3的GDP。这与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建强主干'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区域经济布局密不可分。”范毅表示,成都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2000万,达到2093.8万人,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国家中心城市,常住人口占比也由十年前的18.8%提升到25.02%。与此同时,2020年成都市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36.5%。
同时,部分区域中心城市常住人口增加。多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各功能区中心城市着力提升要素集聚能力,承接成渝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将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人才落户等相关政策放在更关键的位置,部分地区常住人口有所增加。普查数据显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绵阳市常住人口达到486.8万人,比2010年增长5.5%;川南区域中心城市宜宾市常住人口达到458.9万人,比2010年增长2.6%。值得注意的是,绵阳、宜宾两市2020年经济总量也分别位居全省第二、第三位。
常住人口分布断层现象较为明显。此次普查数据显示,四川省没有常住人口在1000万至2000万的城市,排名第二的南充市常住人口数量为560.8万,且多数市(州)常住人口数量都在100万至500万之间。同时分五大功能区看,成都平原经济区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半壁江山”,达到50.12%,比2010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余四大经济区除攀西经济区基本持平以外,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范毅认为,总的来说地区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全省各地要树牢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深化拓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承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