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人物 >新闻详情

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丨刘娟:扶贫路上的“铿锵玫瑰”

2021-06-02 10:49:24 信息来源: 编辑:周圆韵

四川经济网雅安讯 (董凌丹 记者 程强)“从来到荥经县民建彝族乡的第一天起,这里就是我的家乡,我热爱着这片土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我义不容辞。”近日,在记者问到参与扶贫工作的初衷时,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的刘娟如是说到。

FZ10041112946_A419526.jpg

刘娟工作照

今年39岁的刘娟曾任中共荥经县民建彝族乡党委书记,自2019年来到民建彝族乡,一直扎根在农村基层工作中,通过实干中彰显担当,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奋斗姿态,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勤恳恳、竭诚奉献,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民建彝族乡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先后为脱贫攻坚、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和优异成绩。

如何让村民摆脱贫困?刘娟日思夜想,终于在与当地干部群众无数次的探索中,发展起了生态茶产业,以绿色发展为突破口,持续巩固脱贫成效。

FZ10041112946_A419527.jpg

刘娟工作照

在民建彝族乡工作期间,刘娟还与乡党委成员一同创建了“党建+产业+群众”的脱贫攻坚模式,通过党支部引领群众发展茶产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贫困户积极外出打工,年人均务工收入稳定在2万元左右。为了让群众增收有新渠道,2020年把发展黑山羊养殖作为重点脱贫产业,实现年户均增收5000元,给彝族贫困户脱贫致富注入新动力。如期实现了贫困户171户,贫困人口680人小康目标。在谈到如今脱贫成果时,刘娟说:“任何工作都要讲方法,强基固本、找准弱项才能拔穷根。”

FZ10041112946_A419528.jpg

刘娟工作照

乡上的村民一提到刘娟就竖起大拇指:“她是一个好干部。”据了解,刘娟在任职期间积极谋划组建了彝族自管委,组建“聚居点头人+排长+保洁员”的彝族聚居点管理队伍,对所辖村民的生产生活进行自主管理,改善了彝族同胞人居环境,彝族安置点实现了“四好”局面,给生活在民建彝族乡的彝族同胞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12月,民建彝族乡成功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在任职期间,刘娟积极探索教育精准脱贫“斩穷根”路径。全乡共有乡双语寄宿制小学、大坪村德邦希望小学、塔子山幼儿园三所学校,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实现了全双语教学。为鼓励彝族同胞发奋图强,改变教育观念,她主持召开2020年大学生新生座谈会,为全乡10名考取本科的新生发放励志奖学金,乡党委为一优秀彝族学生对接社会资助,保障该学生大学期间的所有学费和生活费,为全乡彝族同胞树立了榜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刘娟多年扎根彝族山村,情洒农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昂扬斗志,挺身而出,给民建这片寂寞的土地带来了一片生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