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最新 >新闻详情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取得五大重要成果 掀开我省创新发展全新篇章

2021-06-16 11:29:39 信息来源: 编辑: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何羽佳 文/图)6月16日,中共四川省委在成都举行解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唐文金在发布会上说道:“以这次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我省创新发展掀开全新篇章。我们相信,随着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四川高质量发展必将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四川更大贡献!” 

FZ10041203381_A488515.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次全会有哪些成果?

唐文金表示,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把创新发展放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来审视谋划,坚持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提出一系列重大思路、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将成为指导和推动四川省“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据唐文金介绍,概括起来,本次全会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

锚定了“四个提升”的目标任务 

全会提出,经过“十四五”时期努力,我省要进一步提升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提升区域综合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体系运行质量和整体效能、提升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围绕这些目标任务,全会还采取定性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对创新发展的核心指标提出了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要求,强调实现“两个高于”和“一个倍增”的具体目标,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实现倍增。 

优化了“五大区域”的创新布局 

全会坚持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引领创新布局,立足各地比较优势,逐一明确了全省五大区域推进创新发展的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 

成都平原经济区重点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和高端现代产业创新,打造成德绵眉乐高新技术产业带,推动产业链价值链迈上中高端;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重点强化产教融合和技术创新应用,促进资源能源高效开发、产业提档升级和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攀西经济区重点以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全面提高战略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水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重点强化绿色发展科技支撑,发展高原特色产业。 

在全域布局基础上,全会突出了成都和绵阳创新引领带动作用,提出要增强成都创新主干和极核功能,提升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能级,加快构建以成都和绵阳为主引擎、成都都市圈为主承载、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为重要支撑的区域协同创新格局。

唐文金说,这些重大部署,有利于各地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思路和重点,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路径。 

强化了“三大环节”的创新链条 

创新包含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每个环节各有侧重,都十分重要,有人形象称之为是“从0到1”,再“从1到100”,最后实现“从100到100万”的突破。全会针对我省在这“三大环节”存在的问题短板,提出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 

在基础研究环节,重点是强化以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技术攻关环节,重点是聚焦构建工业“5+1”、农业“10+3”和服务业“4+6”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引领性前沿技术攻关,大力发展重大工程科技,着力解决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在成果转化环节,重点是促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建设高标准技术交易市场,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加快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这些政策举措,有利于补齐创新链条突出短板,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突出了“三大主体”的地位作用 

全会把培育建强各类创新主体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部署,着力激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动力活力。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优化高校基础学科体系,提升创新源头供给和人才供给作用。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全会提出要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优化整合分散重复、业务交叉的科研院所,探索建立区别于其他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推动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主力军。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 

全会提出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和创新型头部企业,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打通各类创新主体之间创新合作通道,全会提出要坚持市场导向,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快培育新型研发机构。这是这次《决定》的一个重要突破和重大决策。 

构建了“四大领域”的政策体系 

全会坚持系统观念,对建好平台、集聚人才、创新机制、优化环境这四个问题作出整体安排,为创新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

平台方面,重点是布局战略科技、产业创新和服务功能三类平台,形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创新平台体系。人才方面,重点是健全重大人才计划实施机制,深化人才先行区建设,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打造创新人才聚集高地。机制方面,重点是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机制创新突破体制障碍,促进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创新成果充分涌现。环境方面,重点是加大财税金融等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造运用,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营造支持创新创造的一流生态。 

同时,全会还就加强党对创新发展的全面领导作出重要部署,强调统筹构建“领导小组+专项工作组”的组织体系,健全突出创新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以过硬举措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