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仁寿退役军人:脱下军装 他们只不过是换了“战场”

2021-07-21 17:15:31 信息来源: 编辑:唐千惠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一年又一年,他们摘下领花、卸下军衔,转身离开军营,回到自己熟悉的家乡。但他们坚信,脱下军装只是身份的转变,不管是在任何岗位、任何时候,只要群众需要他们,他们就会义不容辞,默默奉献,发光发热。

他们,就是仁寿县“退伍不褪色”的退役军人们。

产业发展  他们“领跑”

“今年大批量的李子已经销售完毕,还有一小部分试种的晚熟脆红李,准备8月再开始销售。”7月19日,在仁寿县龙正镇净土村村民周俊清正在果园里查看晚熟脆红李的长势。他说,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为李子树疏枝,进一步提高李子品质,增强净土村李子的市场竞争力。

2013年,退伍军人周俊清在净土村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流转土地400余亩,种植桃子、李子和柑橘。同时,牵头成立了净土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一起增收致富。

image.png

周俊清(左一)帮助村民致富

在周俊清和合作社的扶持帮助下,村民黄昌义种植了40亩李子,2020年收入近20万元。今年,尽管受天气、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李子销售价格下跌,但黄昌义水果收入还是超过了10万元。

曾经,王万青是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左邻右舍都种植水果发财了,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得知此事后,合作社免费为王万青提供苗木,周俊清还手把手教他修枝、疏花、保果等全流程技术,王万青很快就从“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正是这一枚枚致富果,王万青在2019年种植水果收入近万元,实现稳步增收。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有60多户,发展水果种植1000多亩。对于没有入社的村民,只要有种植水果的意愿,周俊清也会无偿提供苗木、技术支持以及水果代销,打消村民种植、管护、销售各环节的后顾之忧。

2021年6月29日,周俊清被评为“2021年四川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

在仁寿,像周俊清这样返乡创业的退役军人共有295名。

为切实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仁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紧紧围绕常态化联系制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优化创业环境、广泛宣传政策等重点任务开展工作,努力打造多渠道、立体式的服务退役军人创业新模式,积极支持退役军人回乡创业搞建设,让他们成为仁寿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主力军。同时,在文宫“枇杷小镇”、曹家“百年梨乡”、珠嘉“粮食园区”、新店“青见之乡”、方家“花椒基地”等地分别培育扶持1至2名新型农业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让更多的退役军人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同时,该县还积极与眉山退役军人创业导师团队联系,组织开展创业“巡诊”活动,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财税、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现代企业制度、法律、农业等方面知识服务,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疑虑和困惑。

     服务基层  他们“发力”

“以后我们还要打造一片更大的儿童娱乐区,让孩子们拥有更加快乐的童年。”7月17日,星期六,在仁寿县黑龙滩镇四海社区的广场上,该社区党委书记肖从德在给群众讲解社区的下一步整体发展计划,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

在不远处的社区亲子活动室内,放暑假的孩子们正在和党员志愿者们一起,享受充实的手工学习时间。

“针对社区妇女儿童多的实际,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丰富他们的娱乐生活,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为了让社区更有家的温暖,不少党员干部还主动化身志愿者,参与到各类文娱活动中,服务广大群众。”肖从德介绍,在基层治理中,社区不断创新,坚持探索“多彩融合”。围绕“党建+治安”,建设“橙色平安四海”,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坚持“生态+理念”,建设“绿色宜居四海”,优化社区治理环境变量;以传承和弘扬黑龙滩精神为主线,建设“蓝色文明四海”,厚植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区文化底蕴;建设“紫色温馨四海”,营造温馨和谐社区氛围。

据了解,在肖从德的带领下,四海社区党委坚持将组织触角延伸到基层角落,组建3个小区党支部和5个功能型党支部,建立20个网格党小组,评选挂牌40户党员中心户,形成“社区党委—功能型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

同时,还开展“四千行动”,有序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2个。坚持推动“社企共建”,打捆居民产业安置房72万平米,引入省医院门诊部、幼儿园、星级酒店等业态,建成“医学娱游商”一体的“四海生活小镇”,实现居民人均保底年租金收入1200元,带动居民自主创业30人、就近就业870人。


image.png

退役军人肖从德(左一)讲解规划

“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我将永远不忘为民服务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不同的岗位上,肖从德仍然继续发挥着新的作用。

退役军人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从优秀退役军人中培养基层组织带头人,对于进一步厚植党的根基血脉、激励退役军人建功基层、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基层治理中的“排头兵”作用,仁寿县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开展退役军人村(社区)干部培养工程的通知》,积极选拔培养优秀退役军人为村(社区)后备干部。目前,全县共有“兵支书”55人、“兵委员”89人。

     志愿服务 他们“冲锋”

“在仁寿,处处都有退役军人的身影,他们勇挑重担敢于担当。”仁寿县相关负责人说,退役军人不仅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志愿服务里,他们也总是冲锋在前。

“查汛情,雨太大,大家请注意安全。”7月18日一早,王克斌去进行志愿服务的路上,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内写下了这一段话。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王克斌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了志愿服务中。1990年,王克斌进入湖北空降兵部队,2014年,回到家乡仁寿创业。自回乡以后,王克斌就加入了民间自发组织的救援队。

2017年7月26日,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几名学生在汪洋镇的一条小河里游泳,其中一人不幸溺水。“听到消息的时候是中午12点,我正准备吃饭。接到救援通知后,我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中午1时许,烈日当头,王克斌赶到现场后,发现水流平缓,适宜救援行动的展开,但没有发现落水大学生的身影。王克斌和几名同伴迅速穿好救援专用服,带上救援工具,下水打捞,遗憾的是,竭尽全力打捞了近6个小时,人还是没能救回来。

image.png

王克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有时候面对危险,家人反对我去,怕出意外,可我还是坚持这样做,因为行善这件事不能等、也不能停。”王克斌回忆,在一次防汛抢险的救援中,他系好安全绳,进入湍急的水流中,旁边有一棵摇摇欲坠的大树,稍有不慎,就会被冲走。救援结束后,同伴将图片发到朋友圈后,母亲和姐姐都忍不住湿了眼眶。

如今,王克斌不仅要继续参加各类救援,还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帮助救援队组织训练,提高救援能力,争取让每个人在救援时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据悉,仁寿县各个镇乡(街道)分别成立了退役军人“先锋队”、“突击队”、“宣讲队”三支志愿者服务队。目前已有2400名退役军人参与其中,他们在疫情防控、治安巡逻、应急救援、红色宣讲等领域积极、主动发挥“硬核”作用,为群众撑起一片新天地。

(郭侨  潘建勇 四川经济网记者 常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