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遂宁市安居区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021-07-22 12:01:40 信息来源: 编辑:梁鹏

在历史的长河中,五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而在遂宁市安居区的发展历程中,短短五年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回顾过去,既有坦途顺境,也有荆棘坎坷,更有迎难而上的智慧和魄力。安居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在困难中砥砺奋进,在挑战中革故鼎新,在创新中突围突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市委的统筹安排下,全区上下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创新巧干,围绕市委赋予安居“两示范一引领”战略定位,提出“五个领跑、两个提升”的“十四五”奋斗目标,坚持“做就做到最好、干就干到极致、走就走到前列”的实干精神,激情担当、跨越赶超,在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工业发展、文旅融合、社会治理等方面大有作为,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五年来,安居昂首阔步,开拓进取,提振精神,抢抓机遇,描绘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最显著、党员干部最心齐、人民群众最受益的绚丽画卷。

五年来,安居众志成城,开拓创新,创先争优,砥砺奋进,实现了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城乡统筹快速推进,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这一路,安居发展的足迹清晰有力,安居人成就了一个总量提升、质态赶超的五年发展史——

安居城区俯瞰图。

战贫困 圆梦小康在今朝

炎炎夏日,站在自家的民宿观景台上,望着日渐增多的游客,无法抑制的喜悦从安居区三家镇三门村村民涂桂琴的心里溢到脸上。

1993年,涂桂琴和丈夫外出打拼,先后在广东、河南等地打工、开餐馆。2020年,涂桂琴回到家乡,开了这间叫“稻香渔”的民宿。“路好了,村子就‘活’了。”涂桂琴欣慰地说。

三门村的变化,是安居农村变化的缩影。

在安居,扶贫就是发展,发展就要先脱贫。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安居区58079名贫困群众从“缺保障”到“有保障”再到“更完善”,村道宽了,干劲足了,腰包鼓了,信心强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勾勒出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五年来,安居区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制胜法宝,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81万安居人民向贫困发起进攻。

创新“四个三”推进“两线合一”兜底脱贫;脱贫攻坚“356”工作法、联帮包工作机制等创新做法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在全市率先建立相对贫困监测和帮扶信息平台……

一个个创新的举措,让安居大地充满活力与激情;一个个有力的措施;让帮扶干部充满信心和决心;一项项可行的计划,让贫困群众充满希望和期待……贫困群众的贫困症结得到全面诊治。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和“十三五”收官之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最大影响是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受阻。让有意愿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全部就业,这是一道需要花大力气破解的难题。

“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工作的。”2020年2月27日,段青银登上安居到浙江省台州市农民工“春风行动”专车。

48岁的段青银是拦江镇千块石村9组人,因病致贫,此次到浙江省台州市建筑工地务工,每天可收入200-300元。三家镇三口堰村9组的黄建红、蒲晓梅夫妻,家庭因病致贫。通过“春风行动”双双进入成都富士康电子厂工作,一天可收入200多元,大大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

疫情并没有阻挡安居脱贫攻坚的进程,全区始终坚持戴着口罩抓脱贫,战役战贫两不误,在守住全市唯一零输入、零感染安居净土的同时,全力以赴查短板、补弱项、提质效,确保脱贫攻坚战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千年小康梦,百年奋斗圆。

2020年底,全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贫困发生率从7.8%下降为0,57143名贫困人口达到“一超六有”脱贫标准,82个贫困村达到“一低五有”退出标准,贫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582.05元增长到9645.03元,高于全市39.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54.7%。人民生活水平、民风民俗、村容村貌等大幅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以及帮扶干部的满意度达到100%,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均取得较好成绩,位居全市前列。

琼江大地上,田野乡村间,逐梦小康的宏伟目标已变为现实。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安居区正通过布局、优化长效脱贫产业,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发展,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融合发展。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安居将信心满怀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强工业 产业集聚好扬帆

走进安居,你会发现,改变的不仅仅是农村的基础条件。尤其是近两年来,安居注重夯实基础,发展条件得到了新改善。阻碍发展的瓶颈被打破,安居人的激情和能量就像开启闸门一样,得到猛然释放。

不到安居,领略不到安居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大气魄。

工业引领强区梦步履铿锵。总投资60亿元的四川裕能“踏云而来”,从签约到投产仅用5个月时间,刷新了项目建设“安居速度”,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西南最大的中卡生产基地四川江淮累计下线整车近15万台,并出口非洲,输出了“安居制造”,构建了服务成渝、覆盖成渝的汽车配套产业链;中遂净化年处理量稳定达到100亿立方以上、年产值近30亿元;中国风味小吃领导品牌绝味鸭脖西南生产基地全面投产,日产量达40余吨,直销成都、重庆、贵州、西藏等地,“安居味”占据了西南片区卤制食品半壁江山。

江淮汽车生产车间。

一手抓项目,一手抓招商。

湖南裕能“年产11万吨锂电正极材料项目”落户安居;河北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落户安居,上海格派、东莞国夏等7个项目相继落地安居。安居锂电从无到有、厚积成势,锂电产业链条越拉越长,为安居建设中国锂业之都“引领区”按下“快进键”。

众多优质高效的项目“花落安居”,得益于安居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前不久,安居区荣获“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典范区”称号。经济发展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命脉,良好的环境才能在招商引资中形成“效益洼地”。近年来,安居区一直秉持着打造“门槛低于周边、服务高于周边”的营商环境新高地,搭建“琼江心语”政企恳谈平台,把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大力开展优质服务活动。2020年以来,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9个、总投资429.3亿元,签约个数居全市第一。

理念决定方向,思路决定成效。2020年,全区实现GDP203.11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是2015年的1.76倍、年均增长12%。增速连续两年全市第一,2020年增速全省排位第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7年排位全市第一;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6亿元,是201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69亿元,是2015年的1.38倍、年均增长12.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723元、17358元,分别是2015年的1.48倍、1.56倍,年均分别增长8.2%、9.3%。2021年1—5月,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增速排位全市第一;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7.1%,排位全市第一;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8亿元,增长25.2%,排位全市第二,经济增长继续领跑全市。成绩的背后,是安居区保持“对标竞进、比学赶超、提质晋位”的奋斗激情,是安居区“用项目发言、用数据说话、用排位打表”的坚持坚守,是安居区“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的担当作为。

谋定思变,砥砺前行。

近年来,安居区还以全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主攻方向,以携手重庆市潼南区为着力点,积极主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建设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引领区。

4月23日,遂潼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安居园区)四川能投遂宁储气调峰基地开工仪式在安居区举行,标志着潼南与安居在深化双城经济圈建中又跨出了实质性一步。

2020年初,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速,安居从与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入手,提早谋划、率先探索。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治现场推进会、成渝轴线县(市、区)协同发展联盟第三届年会相继在安居召开。

安居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与潼南区毗邻乡镇签订“1+5”框架协议,与潼南区签订《推进工业一体化共同打造遂潼天然气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包装储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项目50个、总投资530亿元。在成渝地区率先开通首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首条跨省农村客运班线。积极筹备组建安潼产业联合发展平台公司,推动遂潼天然气产业园取得实质性进展。

融文旅 诗与远方更美好

湖光山色,安逸安居。

悠悠流淌的琼江,孕育了家风清廉的黄峨;依山傍水的安居,文化底蕴因黄峨而更加深厚。

“我们刚参观完谭东生平事迹陈列馆,现在去伍先华旧居……”趁着暑假,来自安岳县的张女士带着小孩来到安居,感受安居的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加快全域旅游发展,让远方的客人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

近年来,安居区立足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始终坚持文农旅融合发展,努力创建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构筑文化铸魂、文旅融合、文农互促三位一体的“三香安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文潜力、生态魅力和发展张力竞相显现,将文化小康书写在新时代的年轮里。

“安居景美人更美,旅游服务非常好,特别热情好客,‘湖光山色、安逸安居’名副其实。”游客纷纷为安居文旅点赞。

在安居,能触摸到人文历史。“建德四年,建郡安居”,这里已有1400多年县治历史,是“巴蜀才女”明代散曲家黄峨、抗美援朝“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雪山卫士”谭东的故乡,琼江文化、英雄文化、黄峨文化交相辉映。

“太阳出来红满天,爬上石包打台间,打一锤来吼一声,石头分成两半边……”这是安居区精心打造的文旅演艺品牌非遗音乐剧《石工号子》。剧中,陈家村石工们浑厚有力、嘹亮粗犷的歌声,曲折动人的故事,让台下观众陶醉其中,拍手叫好。

研究特色优势、深挖特色资源、发掘阐释文化内涵、做好资源转化、讲好安居特色故事、打造安居文旅品牌——这样的旅游发展思路,在安居,一以贯之。

今年5月,安居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排练红色音乐剧《伍先华》并成功首演。用时23天,建成抗美援朝“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旧居,成为全市首个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与用时25天建成的公安部一级英模“雪山卫士”谭东生平事迹陈列馆,成为周边区县红色感恩游、红色体验游的首选地;黄峨书院被授予全省首个“四川省家风家教实践基地”,免费开馆至今,迎客10万余人次。“安居·时光里”文旅商业街、凤凰栖·中国凤凰文化主题公园、国家4A级景区七彩明珠等特色景点,成为西部城市近郊旅游网红打卡长红地,获评全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目的地。

惠民生 共享安逸新生活

“您来了,快来坐。”7月14日,安居区保石镇广胜村2组的陈素蓉看见家庭医生罗君华过来,赶紧从堂屋走出来。

“罗大夫是我们家的签约医生,经常过来给我和老伴量血压,关心我们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照顾得非常细心。”陈素蓉说,“现在党的政策好,只需打一个电话,家庭医生就上门问诊。”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全面增强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区委书记吴军在多个场合提出,全区上下要始终恪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为民情怀,全心全意保障和改善民生,真正把业绩刻在老百姓的心坎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五年来,安居区累计完成民生投入114.07亿元,扎实开展“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专项整治,28件36项民生实事有序推进。

全心全意办人民满意教育,改扩建安居一小、二小等学校3所,新建思源实验学校、安居三小等学校5所,启动安居一中建设项目,城区新增学位1.1万余个,56人以上大班额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入学率100%,25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牢牢占据全市高中教育第一方阵,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高质高效建设健康安居,“两院两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高质量推进全市唯一的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试点建设。

用心用情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51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9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为218万余人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近3.78亿元,兑现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6128.85万元。

举全区之力铁腕禁毒,成功摘除国省两张“毒签”,“六个四”工作法得到国、省禁毒办充分肯定,召开近3万人铁腕禁毒再出发动员大会,积极争创全省禁毒示范县。

在全市率先建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1+N”救助平台,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00余件。创新“54321”工作法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高质量通过“七五普法”检查验收,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宣传教育,常理镇海龙村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向贫困村选派“法治村官”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推广报道,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良序逐渐形成。

转作风 风清气正好生态

全面从严治党,要真抓真管,担当有为。在每年初召开的区纪委全会上,安居区都会随机安排6名乡镇(街道)、区直单位党组(党委)主要负责人向大会述责述廉。“什么时候都怕比较。”一位参加述责述廉的部门负责人说,通过对比,督促自己要更加注意党风廉政建设,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

近年来,安居把落实主体责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纪律保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率先建设毗邻乡镇党建合作联盟,全国首创农民工“党建联盟”,创新构建“一带一环”党建示范圈。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省委第四巡视组反馈意见、市委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完成阶段性整改任务。持续推动“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企业最不满意的10件事”专项整治,12345市政府服务热线办结率、满意率均居全市第一,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满意度连续三年提升,位居全市第二。

创新开创“1+N+X”廉政文化教育格局,黄峨书院建成全市首个家风教育基地,即将创建为全省廉洁文化基地和全省家风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开展“清淤”“清畅”“清险”“四大亮剑行动”等系列行动,持续巩固心齐气顺的干事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五年一个刻度,安居谱写了富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光辉篇章;五年一个跨越,安居肩负使命和责任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国共产党遂宁市安居区第五次代表大会已拉开序幕,新的征程上,安居将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闻鸡起舞,再绘新图,为遂宁建设“成渝之星”贡献安居力量。

安居,又一幅跨越发展的恢弘画卷,正稳健、自信地向世人徐徐展开……

(曾晓梅 四川经济网记者 张琳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