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成都青白江荣获“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城区”

2021-07-24 18:53:37 信息来源: 编辑:李占庄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苏俊)7月24日,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发布《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榜单,从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营商环境、开放发展以及民生保障五个层面、涵盖16个二级指标对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景式评估。成都市青白江区荣获“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城区”,成都国际铁路港因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等表现突出荣获“高质量发展十佳园区”。

这一荣誉无疑是对成都青白江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的充分认可,这也正是众多企业和资本选择青白江的重要理由。作为中国向西向南开放的桥头堡,青白江强劲的投资引力和开放活力彰显无遗。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青白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4%,高于成都全市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7.3%,高于成都市平均水平22.4个百分点。



获奖证书

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继续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突出成都国际铁路港核心枢纽能力,利用好经开区、自贸区、综保区、国家物流枢纽等国家战略平台优势,加快布局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在产业功能区融合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四区一枢纽”,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成都北部中心,助推成都高质量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

坚持开放发展  

借力中欧班列,主动融入“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7月22日,满载着来自四川隆昌的50个家纺、服装、日用百货等快消品集装箱的成都中欧班列市场采购贸易专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由新疆霍尔果斯出境,预计10余天后抵达波兰马拉舍维奇,随即分拨发往德国、匈牙利等欧洲国家。

这是四川省首个成都以外市州通过中欧班列开展的市场采购贸易出口的专列。

从无到有、从单到繁,中欧班列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将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推向全球。其中,已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联接境外63个城市、境内20个城市的成都中欧班列,更是以其高效的速度和优质的服务,得到越来越多客商的青睐。



获奖证书

2013年4月26日,蓉欧快铁(后统一为中欧班列)在青白江发出第一声长鸣,“钢铁驼队”远赴欧洲波兰罗兹,让青白江、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站在面向世界开放的前沿。

8年过去了,成都中欧班列成为耀眼的“明星”,高质量发展各项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初步构建起以成都为枢纽的通边达海、内畅外联国际陆海联运通道体系,助推西部地区加速融入全球经济格局。到2020年,成都国际铁路港的进出口货值达1507亿元,年均带动四川进出口贸易700亿元以上。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成都中欧班列在全国率先恢复稳定运行,开行量和境外订单逆势增长。去年疫情最严重的一季度,青白江外贸进出口总额36.1亿元,同比增长70%。

开放,是青白江蓬勃发展的密码;产业,是经济最强的支撑。近年来,成都国际铁路港以通道促贸易、以贸易聚产业,聚集了160余个总投资超千亿元的项目入驻,为该区迈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成都市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四川打破内陆桎梏、重塑外向型经济地理格局提供强劲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在自贸“试验田”里“种”出多颗改革硕果

7月5日,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在18个入选案例中,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首创的“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入选。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为更好落实国家减税降费要求,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全国率先推行成都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实现班列国内段运费不计入货物完税价格,有效降低企业成本,为稳外资稳外贸发挥积极作用。

实际上,对于成都中欧班列始发地四川自贸区青白江片区来说,这只算是一个“小小”的创新。

多式联运“一单制”入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集拼集运获国务院全国复制推广;试行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实现立等出照,企业开办速度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最高水平;创新“三项改革”全国率先打通准入准营环节;90%以上许可事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

在过去的四年里,作为全国唯一依托铁路港设立的自贸区,青白江抢抓“国家试验田”重要使命和机遇,共形成113项改革创新经验成果,连续三年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市、区)”,蝉联“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和“中国投资发展环境质量十佳县(市、区)”。

“作为对外开放的核心枢纽,站在更高起点,谋划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引领区域协同改革创新,以改革破解难题,以创新激发动力,打造改革创新样板,青白江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青白江区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指出,“十四五”期间,该区将以自贸区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建成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重大改革创新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创新资源聚集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引领带动能力大幅提升,改革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西部枢纽改革成果集成效应初步显现,为全市、全省乃至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绿色发展  

瞄准新赛道,加快建设“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

为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成都正积极谋划在现有14个产业生态圈基础上构建第15个碳中和产业生态圈。在“碳中和”目标前,青白江先行一步,主动申请“入圈”,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

曾饱受工业污染危害的青白江区,近年来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尤为重视,先后投入30多亿元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区。

不仅是生态环境建设,在产业发展方面,青白江的“碳足迹”也越走越轻灵。

在欧洲产业城天马高端轴承生产车间内,巨大的风力发电轴承格外显眼。据了解,天马轴承实现了风力发电轴承自主研发,打破国外轴承公司对市场的垄断,主要供应美国通用、德国西门子、金风科技、重庆海装等公司,得到国内外顶级用户的认可,为世界清洁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解决方案。去年,风电轴承销售突破了28亿元,出口超过一半。

在完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同时,青白江也正在支持本土企业打造碳中和示范新场景。积微物联就是其中之一。

积微循环是积微物联着力打造的大宗物资领域专业的再生资源处置平台,为用户提供再生资源的在线交易、分级分类、加工、仓储、物流配送等。解决了过去再生资源交易过程中货源信息不完整、价格信息不透明、物流信息不清晰、交易双方不信任等诸多痛点。经过多年来的创新实践,再生资源的“蛋糕”已经越做越大。

据了解,当前,成都市青白江区已集聚碳中和重点企业29个,去年实现产值282亿元。初步形成以天马轴承、天马精密、安那际为代表的风电轴承制造企业;以天翔环境、安德里茨、天圣环保为代表的水电设备制造企业;以江河幕墙、成都台玻为代表的绿色材料、节能建材企业;以玉龙化工、天高机电为代表的氢气提纯及储存设备制造企业;以芝田高分子、安施新能源、中电骏图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及设备生产企业。并拥有远洋工业大数据项目、中电新能源智能设备研制、展滔创新孵化产业园等一大批绿色低碳型在建项目。

基于这一优势产业集群,青白江明确提出,要抢抓碳中和发展契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以青白江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为主体,加快建设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

青白江先进材料功能区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重要承载地,在全区发展中承担着集聚资源要素、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和服务陆港主枢纽的重要作用。在青白江区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王祥辉看来,要实现碳中和,就必须在多领域实现根本性的低碳减排突破,推动城市从行业到产业链全方位绿色低碳转型。其中,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这些领域的低碳化发展将是关键,而青白江完全有“入圈”的实力。

根据最新规划,青白江将充分发挥陆港主枢纽核心优势,围绕碳中和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以及加工出口,重点发展水电风电核电氢能等新能源装备、绿色建材等节能环保材料,打造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示范效应明显的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力争到2025年实现碳达峰目标,建成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示范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