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杜浩,宜宾三江新区发展和政策研究局战略规划处处长,这个年轻的“85后”干部,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历经多岗锻炼,总是“人过留名”。
在宜宾市南溪县(今南溪区)环保局,他是连续两年的“杰出环保工作者”;在宜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他先后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突击队员等荣誉;在三江新区,先后获改革先锋、先进个人。他是领导眼中的“突击手”,不仅能干事,更能干成事;是同事眼中的“多面手”,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杜浩
“当前,宜宾及三江新区发展日新月异,催人奋进。唯有激流勇进,立足本职工作,努力为新区各项事业添砖加瓦,早日将三江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新区,方能无愧于组织的信任,无愧于青春,也将会是一辈子值得骄傲的事。”杜浩说。
毕业后回到家乡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身材微胖,双眼有神,交谈时语速不慢却思路清晰,这是杜浩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2007年7月,作为宜宾人的杜浩,从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后,因紧缺专业人才招引而回到家乡,入职南溪县环保局。2008年,杜浩通过了公务员选拔考试进入南溪县留宾乡政府工作,但由于县环保局缺乏环保专业人员,至2012年4月,服从组织命令一直在县环保局负责监察污控工作。期间,他及时摸清全县污染源情况,日夜监察强化执法,助力美丽人居环境打造,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杰出环保工作者”。
杜浩(左)与同事交流工作
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杜浩在留宾乡工作期间,全心服务困难群众,及时掌握乡镇困难群众生活情况,帮助30余户申请到低保救助或大病救助。
2013年4月,杜浩通过市级机关遴选考试,入职宜宾市发改委,历经环资科、办公室、国民经济综合科、重大战略科等多岗锻炼,全身心投入全国产教融合型示范城市申报、省级新区申报等重点工作中,在无数个昼夜奋笔疾书、无数个周末加班加点,草拟向国家发改委、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领导综合汇报文稿逾220篇,获得省市领导好评;审核修改600余篇上报材料,精准展示了宜宾发展成效。
挂职国家发改委 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2016年-2017年,杜浩主动报名赴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挂职锻炼,全面参与中央深改事项—国家公园创建等工作。
“最开始的两个月很不适应,自我工作标准达不到国家部委要求,看到领导修改后所剩无几的原稿内容,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杜浩说。他努力调整心态,“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好好学习提升。”通过不断地观摩学习和积累,文稿从一开始整段整段地删改,到只改几句话,再到只改几个字,工作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工作中的杜浩(左)
挂职期间,杜浩充分利用挂职优势帮助宜宾对上争取,获得了上级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比如在2017年国家发改委社会司推进有关医疗领域中央预算资金的申报工作,得知该专项资金仍有剩余,于是杜浩将重要信息及时传递市发改委补报项目,并积极向社会司协调争取,成功将宜宾2个医院项目挤进中央预算盘子,为宜宾多争取到1个多亿的预算资金支持。
对于挂职收获,杜浩表示,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了更严谨的工作态度。
“国家发改委的司局是对应领域的最后一道关口,统筹全国,谋的是全局而不是一隅,工作视野开阔。”杜浩说,“同时,每一个材料都经过多轮字斟句酌打磨,很多时候往往都是司长、副司长率带示范,加班加点打磨材料,一件事没完成,一定不会罢休,这种‘早日完成工作,向国家交账、向人民交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紧迫感,是挂职前没想到的。”杜浩说。
杜浩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挂职结束时,社会司的一位领导对他说:“对你们挂职干部要求严格,是因为这样的机会不多,希望你通过锻炼能够真真正正有所收获。”
服务三江新区发展 以文辅政勇争先
挂职的经历,极大地提升了杜浩多个方面的业务能力,也让回到宜宾市发改委工作岗位后的他,成为了单位的“笔杆子”。特别是有关三江新区,从最初的申报,到设立、运行、未来规划等,杜浩都深度参与其中。
杜浩说,2019年,宜宾向省委主要领导上报了申请设立省级新区的专报,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认可。之后,省发改委召集省、市相关部门,编写关于申请设立省级新区的汇报材料。
杜浩(左)与同事交流工作
“最重要的材料是三江新区总体方案,涉及设立新区的方方面面。当时,市发改委初稿成型后上报到省发改委,省发改委要求加速推进,于是我被派往成都,连续蹲守奋战了1个月,完成了三江新区总体方案拟定、专家评审筹备等前置申报资料等。”杜浩说。
2020年农历春节前的最后一次省政府常务会,设立三江新区事宜上会并原则通过,再报省委常委会;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省委在全面研判和部署疫情防控的同时,还专门研究并同意三江新区设立事宜,之后省政府于2020年2月18日正式批复同意三江新区设立,成为四川省第一个省级新区,比成都东部新区早了近3个月。
临港经开区是三江新区的核心区。三江新区“跑得快”,顺畅的体制机制是关键因素。杜浩带领团队先后高质量完成了《三江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三江新区发展总体规划》《三江新区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研究报告》等战略谋划,有力指引省级新区创新实践。2020年9月,三江新区与临港经开区正式实现融合运行。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2021年6月,杜浩履新三江新区,担任新区发展和政策研究局战略规划处处长,继续参与和服务新区发展建设。“我们处承担着新区政研室的职责,负责材料把关、研究课题等, 比如新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怎么干?国家级新区怎么建?这些全局性的课题,都由我们处室牵头草拟。”
采访中,杜浩也谈到家人。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他,坦言因经常加班,愧对爱人和孩子,“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虽然陪伴少了,但相信孩子长大以后,会理解他们爸爸参与建设家乡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杨波 侯云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