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社会 >新闻详情

德阳市旌阳区深化“三化”建设 写好政务服务“后半篇”文章

2021-09-14 12:10:33 信息来源: 编辑:王颖

两项改革后,德阳市旌阳区聚焦“后半篇”激活融合发展的“化学反应”,以政务便民服务“三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提升政务服务能级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难点,营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夯实了旌阳“后半篇”各项工作根基。

党建引领标准化建设,夯实服务基础

以便民利民为原则,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织密便民服务网解民忧。

构建三级便民体系。全区统筹大力推进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旌阳区委、区政府拟投入700万元,用于改造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场所、统筹人员配置和增添软硬件设备设施。两项改革前,全区共有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4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192个;两项改革后,今年6月底前,各镇(街道)、村(社区)按照《四川省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标准》,整合服务资源,统一规划。全区现有便民服务中心1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145个,站点减少率达24%,便民站点服务半径进一步扩大,将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

标准化建设综合窗口。该区争创全省政务服务无差别综窗试点区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区委书记、区长双牵头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督查会商研判制度,多次召开“一网通办”工作例会。区委、区政府全力推动全区政务服务从“找部门”到“找整体政府”改革,大力破解政务服务受理能力弱的问题。建立综窗前,办事群众多部门跑、多窗口跑的情况时有发生,业务主管部门办理事项不公开,服务不透明,流程不够标准的情况偶有发生,遇到事情推诿,办事效能不高,缺乏统一监管。建立综窗后,通过线上线下机制促使“受审分离”,前台人员负责咨询、受理、证照颁发,后台人员负责审核、决定,综窗系统对工作人员的办理事项进行提醒督办,真正达到事项公开化、服务透明化、流程标准化。

扎实推进试点建设。精心打造便民服务体系“三化”样板工程,突出试点地区亲民、便民、利民的示范性,辐射推动平坝、丘陵地区镇(街道)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均衡发展。通过组织三级便民体系工作人员代表到成都市、都江堰市、仁寿县等地调研学习参观取经,因地制宜制定旌阳区的试点打造工作方案,区领导多次蹲点指导督查,力促试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各试点预计年底前完成升级改造。      

组织推动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质效

围绕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难点,规范顶层设计,用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纾民困。

规范队伍建设。两项改革后,全区统筹,全力做好便民服务中心机构人员编制保障。在各镇街道统一设置便民服务中心,作为镇街道直属事业单位,核定工作人员编制103名,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按副科级职务配备,从机构编制上为基层便民服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支撑。同时,通过“上挂下沉”等方式,围绕一体化平台、综窗系统、服务礼仪等内容,组织基层便民服务站点的骨干人员进行业务培训100余人次,通过“三个下沉”增强基层阵地服务能力,区级部门定期不定期安排人员下沉到镇(街道)、村(社区)无差别综窗,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指导、现场业务讲解。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将综窗系统开展工作纳入区营商办效能稽查范围,每月督查通报综窗工作推进情况,对推进不力的工作单位和办事懈怠的工作人员做出处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规范制度建设。全区11个镇(街道)7月底前完成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代办帮办制等多项制度的制定。推行一枚印章管理,全区11个镇(街道)全面启用审批服务专用章,对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真正实现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实情有人办,切实解决群众“盖章难”问题。 

规范办事流程。聚焦资源下沉,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把更多的服务资源、管理权利下沉到基层,切实把改革红利全面释放。牵头梳理15个区级部门、11个镇(街道)涉及的便民服务事项,形成了全区统一规范的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事项清单91项,高频办理事项清单49项,“我要生孩子”“我要办医保”等“一件事一次办”清单25件65项,统一编制规范化的办事指南、流程图、让群众一图读懂“去哪办、怎么办”。

创新提升便利化服务,锻造服务品牌

以政务服务“一根针”,穿起为民服务“千条线”,以需求为导向,实现“全区通办、多点可办、就近能办”的惠民目标,暖民心。

区内无差别服务。目前,旌阳区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服务模式,启动了区行政审批局、孝泉镇、旌阳街道文昌社区等7个试点87个事项的无差别综窗受理,7个试点单位的服务窗口由原来的43个精简到现在的21个,窗口减少率达到51.1%,切实提升群众体验感。自7月26日综窗系统上线运行以来,目前已办理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600余件次。初步实现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事项的“一窗通办”,增强了镇村政务服务能力,实现了“全区通办、多点可办、就近能办”的惠民目标。

跨区通办服务。通过协调沟通,绘出多条“跨区通办”直线,旌阳区成为了“跨区通办”的交点;通过横向连接,打破行政区域边界,实现孝德、孝泉“跨区通办”,目前,孝泉、孝德共有25件便民服务高频事项实现了“跨区通办”;构建“省内通办”中轴线,综窗系统近期将上线一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高频事项,让身在成都的德阳百姓不用回德阳,身在德阳的成都百姓不用去成都,利用综窗系统,就近就能办成事,进一步提升了审批效能,缩减了审批时限,切实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暖心智慧服务。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对接,积极推行一网通办,推出旌阳政务服务二维码,群众通过微信、QQ扫一扫,即可查看办事指南、申请表等材料,有效畅通线上线下办事渠道,真正让群众在“指尖”上就办成事;上门代办服务。健全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代办体系,创新开展镇村免费便民代办服务,构建以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和网格员为主的代办队伍。预约办延时办服务。2021年1月1日起,旌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全面推行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解决群众平时没空办,节假日没处办的困扰,进一步提升政务办理效能,最大限度便民、利民、惠民。延时服务是指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接近下班时间时,服务对象已到达办事窗口或业务尚未办理完成,各服务窗口将自动启动延时办理服务,直到办完全部业务为止,避免服务对象再次跑路。而预约服务针对的是服务对象在法定工作日未及时办理,又急需申办的服务事项,可向本级政务服务相关窗口提出非法定工作日预约申请,并在约定时间办理,其中预约服务程序采取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线上预约三种方式,预约成功后,按事项办理流程即可。

(四川经济网记者 钟正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