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顺河村:“五治融合”蹚出一条基层治理变革之路

2021-09-15 10:30:19 信息来源: 编辑:刘佩佩

一场大雨刚过,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调元镇顺河村绿意盎然,漫山遍野的青花椒树郁郁葱葱,一幅亮丽的乡村新图景徐徐展开。

行走在村庄,偶遇年轻女村支邹小敏,一路上,村民老远就和她打招呼:“邹书记,又下户了呀?”邹小敏也“刘大叔谢大妈”地叫得格外亲热。

“俺家现在的收入都来自邹支书建的农业产业项目。”顺河村民黄从英说。黄从英在村里嘉滨果蔬专合社打工,一年务工收入能有3000多元,土地流转费1000多元,养鸡种田一年收入近2000元。2017年年底,黄从英就成功脱了贫。

罗江乡村

黄从英生活上的变化只是调元镇顺河村走向幸福之路的剪影之一。

近年来,顺河村的变化举不胜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荒山荒坡因广栽青花椒而流金淌银,村民“山下饱肚子,山上挣票子”,喜笑颜开地到青花椒园务工挣钱,村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荣获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乡亲们说,住在顺河村是幸福的,因为村里有个好支书。

“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近年来,罗江区调元镇顺河村以诉源治理为总抓手,加快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共治“五治融合”,蹚出基层治理新路子。

罗江村民正在劳作

自治强基,以定向代表夯实根基

“5·12”灾后重建进程中,为应对基层矛盾多元化,罗江先行先试,按照“小院落1名,大院落2名”的方式,推选定向代表,在基层治理中成效卓越。“支部领导、定向代表、议行合一”的定向议事代表制度,被《村民自治法》采纳。在顺河,定向代表就像穿境而过的秀水河,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奔流向前、永不停歇。

“各位议事代表,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定向议事代表会议,主要是商议如何使用区上下拨的扶持资金,请大家根据前期了解到的情况,都说说自己的想法。”2019年11月,调元镇顺河村22名定向议事代表与村“两委”共同谋划顺河村发展要事。

“我问了我联系的几家,都说还是该把这钱用来发展我们村上的特色青花椒产业”“现在我们的青花椒产业都比较成熟了,我们几家觉得可以发展些新项目”“我们既然有青花椒,可以发扬调元的川菜嘛”......

会议现场,各议事代表畅所欲言,为找准顺河村发展路径出谋划策。在大多数代表支持下,复兴川菜川剧、促进农文旅融合成为顺河村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如今,由定向议事代表们商议打造的“让斋”川菜院子已经顺利开业,为顺河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定向产生、定向联系、定向反馈的定向议事代表制度,以延伸至院落的定向代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全力保障基层治理群众基础。”邹小敏说到。

“我们做的事,就是上门看一看、电话问一问、微信讲一讲,大到党的方针政策,小到村民起居日常,我们都要参与。比如2012年开始种青花椒,我就跟贾书记他们一起,当好宣传员,挨家挨户做工作,深更半夜都去做;又比如张三李四吵架了,我就要去当好和事佬,给他们调解好。以前农村批人爱说管得宽,但是现在不仅要管得宽,还要懂得多、理得细、做得好。”这天,黄云全又跟往常一样到他所联系户家了解最近情况,说起定向议事代表,他满是自豪感。“村上的定向代表,先是院落推荐,再是组上选举,最后村上审核,都算是过五关斩六将了,我联系了20户,是他们相信我推荐的,也是我自己争取的,我觉得我有义务来当老百姓和村支部的这座桥梁。参与了村上的发展,也帮助了身边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我的骄傲,也是以后可以给娃娃些摆的。” 

像黄云全这样的定向代表,在顺河村有22名,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干着平凡的事,却发挥着不平凡的作用。他们以自己为标杆,引领着顺河3000名村民,共同参与基层治理,为建设富美清和新顺河而奋斗。

罗江乡村

法治保障,以法纪意识划定红线

调元镇顺河村村民周绵贵在村里承包了两口堰塘养鱼,今年2月初,向成都一家饲料厂预付了15万元鱼饲料款,谁料,饲料收到后3到5天就出现了成饼、发霉等质量问题,导致鱼大量死亡。在自行与饲料厂销售人员协商退款无果后,老周将情况告知了顺河村“法律服务室”,顺河村党总支书记、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立即赶往老周家中进行协调。

“你们不要激动,都冷静一下把事情说清楚,我们要依法办事,饲料有问题肯定是要协商解决的。”顺河村常职干部兼辅警马孝伟及时安抚两方人员情绪。

“确实是你们饲料有问题,老周的经济损失也比较严重,这样得行不,扣除这几天使用的一吨半的饲料钱,把剩下的预付款退还给老周嘛。”村党总支书记邹小敏提议。

经过调解,饲料厂销售人员当场退还了老周十四余万元预付款,老周如释重负。

调元镇顺河村以“法律服务室”为核心,推行“法律顾问”“法检驻村”制度;培养法律明白人,兼人民调解员、执行联络员;落实“一村一辅警”,兼网格员;建设清廉村居,培养纪检监察员2名、清廉观察员14名,完善村组清廉网,营造“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廉洁氛围。

德治教化 以文明实践淳化风尚

“李调元25岁考中举人,4年后,考中进士,点翰林,他作了10年京官,在京时表现出了立身正直,不畏权势的为人性格,曾经怒斥向他索贿的资深太监。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他任广东乡试副主考,廉洁奉公,回京复命被提拔重用,升任直隶通永道道员(正四品)。李调元为官正直,不畏权势,廉洁奉公的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你们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2021年3月,调元镇文化文艺志愿者赖安海在李调元读书台给来自调元学校的小朋友讲四川历史名人李调元的故事。

2019年,调元镇顺河村在全区率先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群团部门引导、村民能力培养、社会人才招募,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以调元文化为载体,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充分发挥“罗江乡贤”杨洪军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德育”促“德行”,全面提升乡风文明。

截至今年8月,调元镇顺河村已开展环境治理、疫情防控、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共20余场次,涉及困难群众、孤寡老人1000余人次。

在智治方面,调元镇顺河村建立“顺河而上”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宣传政策、公开村务、收集民声,实现“群众线上吹哨、干部线下报到”。同步,构建全民共治网格体系,将专合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基层治理,构建镇联系村干部、村支部、村民小组、经营主体、院落长的五级网格体系,在产业发展、群众诉求、矛盾摸排、应急处突等方面,真正做到“一网通、全覆盖”,实现全民共治、全民共享。

过去的顺河,十年无访无讼、无毒无邪、无重大事故,这是“五治融合”的优异成绩,也是诉源治理的良好开端;如今的顺河,建制调整顺利落幕,干部群众整装待发,社会力量奔涌而至;未来的顺河,将以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新起点,以诉源治理推动五治融合,以基层治理引领五大振兴,全面建成“富美清和”的顺河新村。

( 梁静 贾敏  四川经济网记者 闫新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