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甘孜讯 (殷洁 叶强平 记者 杨琦 文/图) 10月1日,理塘县4A级景区勒通古镇•千户藏寨内游人如织、笑语不绝,逛小巷、寻文创、赏民俗、看非遗、学工艺、试新鲜,一场场有声有色、有乐有趣的藏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球。
仓央诗歌馆内,作家协会成员指导游客进行传统刻板印刷
格木石刻、手工高顶红帽制作、藏戏面具绘画、菩提叶藏画体验、藏文书法现场书写、藏族传统刻板印刷、扎聂弹唱、沉浸式锅庄体验……二十余项文化体验项目汇聚成民俗风情浓郁的“创意集市”。摊位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古镇内的各条小巷内,移步换景间,游览者可尽享理塘精致而独特的文化盛宴。所有体验项目从10月1日持续到10月7日,每天11:00-16:30间集中展示。
“妈妈树”传统妮热文创品摊位前,妮热挎包、妮热靠垫、妮热挂毯、妮热冰箱垫等产品色彩质朴、质感柔软,既蕴含传统手艺价值,又兼具日常实用性和时尚性。以理塘藏戏为文化符号衍生开发的明信片、钥匙扣、T恤、吊坠等小工艺品不仅巧妙融合了藏式元素,且用色古典、造型精美,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选购。
非遗文化曲登高顶红帽
一块块色彩缤纷的手工石刻摆在石台和桌子上,远远望去明丽夺目,仔细端详,一雕一琢间,又尽显拙朴古意。藏式庭院内,理塘县藏绣非遗传承人达达和他的徒弟们,正聚精会神绣着各式图案。仁康小广场旁,梳着牧区传统细辫的姑娘阿降正在缝制高顶红帽。曲登红帽传承历史悠久,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理塘县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仁康古屋一侧,理塘县藏戏团的艺人们设立了藏戏面具绘画体验点,供游客们体验绘制藏戏面具的神秘感;理塘县唐卡协会也在此设立了藏族美术体验点,让游客初步了解藏族传统美术工艺。
在康巴人博物馆、仓央诗歌馆前,理塘县摄影协会展出了60幅精品摄影作品。一幅幅照片,让观赏者直观地了解理塘自然风光、人文风俗、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各领域的生动图景。来自四方的游客,不时在作品前指点评论,询问工作人员拍摄场景的具体位置,纷纷为理塘大美风光和丰富民俗所折服。
游客学习藏族美术
理塘县书法协会的摊位上,铺展了乌金、珠擦、丘伊等多种字体的藏文书法作品,新颖的民族书法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围观。藏文书法非遗传承人和协会成员现场展演书写姓名、名言、诗句等作品,竹笔蘸墨、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引起游客一片赞赏声。来自成都、宜宾等地的游客纷纷向非遗传承人昂旺老师加微信,希望定制作品。
书香四溢的仓央诗歌馆内,理塘县作家协会、呐若钦文化教育协会的工作人员为游客们提供藏族传统木刻印刷体验服务。一块块木刻板上雕刻着藏族古典诗歌,游客可选择自己心仪的诗歌进行印刷并带走作为纪念。同时,在藏香馆门口的仓央书屋,呐若钦文化教育协会还免费开放书屋,为游客提供轻松温馨的阅读驿站。
为丰富夜间游乐活动,景区工作人员、县文广旅局仙鹤艺术团、音乐舞蹈家协会和民间艺人为游客奉上锅庄、山歌、“吉祥颂词”等藏族歌舞说唱艺术表演,藏戏团也将演出新编藏戏《朗萨雯波》和传统藏戏《白玛文巴》,县普通话语言文字协会和其他各文艺家协会将共同举办“诗歌之夜”……各项传统文化活动可看、可听、可体验,正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带动理塘旅游热潮,并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