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看高科技展拳脚 世界粮食日一起探访“天府粮仓”

2021-10-17 09:53:54 信息来源: 编辑:王颖

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16日,记者走进“天府粮仓”,一探储粮新科技。

mmexport1634389807598.jpg

远眺天府粮仓

一颗小小的麦粒,长度不过6、7毫米;20颗小小的麦粒,重量也不过1克而已。如果把1500吨麦粒头尾相接地放在一起,得到的长度可以绕地球4圈半。这是一道宏大的数学题,运算过程发生在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成粮集团青白江产业园。

据悉,“天府粮仓”占地580亩,目前该公司各类粮仓容量达40多万吨,其中有47个专业的储备平房仓,未来“天府粮仓”还会新建六个储粮技术更先进的浅圆仓。同时还有5条铁路专用线,将黑龙江、新疆、内蒙古、湖北等粮食产区的粮食南运,保障粮食应急供应和战略储备,维护粮食安全。

mmexport1634389813248.jpg

检查温度湿度

所有的粮食都需要得到妥帖地照顾,在这里工作了27年的首批“成都工匠”李英琼深有体会:“相对于过去仓房条件,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和我的团队就是粮食的管家,就是粮食卫士。”检查电器电路运转状态,爬上30级台阶,走到6米高的平台,再弯腰一连打开两道隔门,钻进矮小的仓门,检查温度湿度,抓一把粮食,摸一摸手感、看一看颜色、闻一闻气味,做好记录,钻出矮小的仓门,确保仓门正确锁定,一座粮仓的巡检才算完成。需要这样检查的仓库有多少座,李英琼和她的团队就需要这样做多少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绿色储粮技术的发展,公司建立了智慧粮仓大数据中心,大数据智能控制平台实现了粮情检测、虫情检测、粮堆气体检测、低温仓空调机组控制、粮食智能出入库、粮食数量在线检测等储粮新技术集成化管理。公司的每个储备粮仓内都配备了200个左右的测温点,远程随时监控着仓内粮情。通过现代科技储粮技术,实现了仓储信息化、管理智能化、运营高效化。 

mmexport1634389818876.jpg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

34岁的张浩是“李英琼工匠工作室”的骨干,也是储粮技术小组负责人,他说粮仓的工作不光是收好粮食,还要管好粮食;不光要让粮食安全,还要让粮食好吃。为了更好保证入库粮食的品质,“天府粮仓”还在今年建成了成粮集团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该中心配备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大米食味计、面筋测定系统等仪器设备55台,能够开展稻谷、玉米、小麦、大豆、植物油、大米等品类的质量、重金属、农残残留、真菌毒素等项目检测。

播种、生长、收获,谷物的旅行丈量着季节的变迁。粮食管家们的工作让谷物的旅行有一个完美的终点。在田间生长,在粮仓等待,在齿间绽放,平凡又灿烂。

 (四川经济网记者  鲍安华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