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杨波 侯云春 鲍安华 李霁玥 文/图)“南溪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转变传统白酒产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加速推进白酒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全力以赴将南溪白酒产业打造为宜宾白酒的第二增长极。”10月25日,在“酒都宜宾 浓香天下——全国主流媒体走进长江‘零公里’最优酿酒生态圈采风活动”启动仪式上,宜宾市南溪区经商科技局副局长杨成钢在交流发言时如是说。
南溪区经商科技局副局长杨成钢作交流发言
禀赋独特 南溪白酒产业极具发展潜力
“从酿酒历史到酿造工艺,从生态环境到营商环境,从酿酒企业到‘链核’企业,从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到酒类园区建设,都足以证明南溪白酒产业禀赋独特,极具发展潜力。”杨成钢说。
南溪区位于中国白酒金三角中心,处于地球上最佳酿酒带;气候温暖潮湿,温差小,水量充沛,具有独特的适合白酒酿造的微生物菌群和最佳适生环境条件,已拥有长达2000年优质白酒酿造历史,传承了独特的白酒酿造工艺。
目前,南溪区有白酒生产企业44户,具备智慧化生产、酿酒文化传承、生态酿造等多种特色,其中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3户,拥有10年以上老窖池3000余口和1个白酒类全国地理标志商标、4个四川省著名商标、3个四川名牌产品。2020年,南溪区白酒产量达10万吨,占全市的15%。白酒产业实现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8.3%,营业收入达到82亿元,同比增长6.7%。
杨成钢表示,南溪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白酒产业发展,均把白酒产业作为头号产业来抓,注重加强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先后成功引进劲牌集团、白云边集团等知名白酒企业入驻园区。2020年,南溪区白酒产量达10万吨,占全市的15%。白酒产业实现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8.3%,营业收入达到82亿元,同比增长6.7%。
在酒类园区方面,位于南溪区的宜宾酒类食品园区“十四五”期间规划10平方公里,已建成3平方公里,是全市除了五粮液园区以外唯一一个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酒类产业园区。在酿酒粮种植方面,南溪着力打造2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酿酒专用粮产业园,2020年带动全区连片发展酿酒专用粮基地18万亩,年产量6万吨。在包材印刷产业方面,聚焦白酒产业积极引进罐体制作、容器瓶生产、包材生产制造、彩色印刷、防伪技术等“链核”企业,成功引进了恒旭包装、沣熠包装等优质酒盒包装、酒类瓶盖生产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白酒包装产业链。在人才培养方面,规划约20平方公里、10万高职生规模的宜宾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园区正在南溪高标准建设当中,将为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集中集聚 奋力打造宜宾白酒产业“第二增长极”
杨成钢表示,南溪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转变传统白酒产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加速推进白酒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全力以赴将南溪白酒产业打造为宜宾的第二增长极。
一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酿造环节因地制宜,其余环节集中发展”原则,以四川酒茶集团白酒中心项目落户南溪为契机,有序推进白酒资源、灌装、包装、收储、物流、交易、展示、原料加工、体验、文旅等业态向宜宾酒类食品园区集中。加快建立原酒质量标准体系,鼓励和支持白酒企业提质增能;创新招商方式,瞄准白酒消费品市场、行业龙头,开展全产业链招商,积极争取酿酒技改等项目优先落户南溪。
二是创新品牌培育体系。加强产区白酒品牌培育力度,全方位利用媒体、线上线下各大平台及各种展会活动,综合展示白酒品牌、品质、工艺、文化等,鼓励白酒企业积极参加全国糖酒交易会及全国性白酒行业学术性会议,提升品牌知名度。鼓励酒企紧跟市场需求,挖掘新兴市场空间,研发面向新兴消费市场和新生代消费群体的新产品,并联合国内优秀营销策划团队打造新兴领域白酒品牌。
三是强化要素科学配置。发挥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导向性作用,制定出台更加精准的白酒产业扶持政策,对于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功能性项目,采用“一企一策”方式更精准匹配项目所需要素。同时,加快设立南溪区白酒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积极引入国有平台、资金和社会资本,搭建多元化白酒产业投融资平台。
四是加强对接深化合作。结合全市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和南溪白酒产业基础,争取市上将市区共建的宜宾酒类食品园区作为全市白酒产业发展最主要的承载地,在土地供给、政策引导、资金人才产业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快与新希望草根知本集团的合作,借助新希望集团平台提升“南溪白酒”品牌知名度,带动白酒产业全面升级。同时,与中国酒业协会、江南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学院等合作,借助外力深度挖掘南溪浓香型白酒原产地的潜力优势,不断提高南溪产区白酒品牌国内知名度、影响力和话语权,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白酒产业,推动南溪区建设“世界优质浓香白酒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经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