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人物 >新闻详情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获者唐文春:找矿37年 他探明全省超百万吨矿产资源

2021-10-28 20:10:55 信息来源: 编辑:刘佩佩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魏文红)近日,第十七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四川省地矿局化探队总工程师唐文春荣获本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84年至今,现任总工程师的唐文春在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工作,唐文春在化探队工作37年里,带领团队在阿坝州可尔因地区建立了“构造-岩浆-流体耦合的伟晶岩大脉”成矿模式,探明了四处大型及超大型锂矿床,累计查明新增氧化锂资源储量超过170万吨。

newscontent-a8961c8f-3147-4e78-b77e-8c2b66a825f5-1635329132070.jpg

唐文春

据了解,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设立于1989年1月,是面向全国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该奖项的评选是为了纪念我国现代地球科学的开拓者——李四光,继承发扬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积极从事野外、科研和教育实践,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激励全国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多做贡献。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本次是第17次评选,全国共评选出15名获奖者,唐文春也由此成为四川省地矿局获此殊荣的第6位地质科学家。

fcapp_cb172e7e-8276-4867-a15c-b6c8b7aa8b34_1635327298688.jpg

获奖通知

37年工作中,唐文春通过川西北高寒草原区超微细金矿化探方法试验及找矿靶区研究,发现并评价了新康猫超大型金矿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耦合”的找矿思路,指导平武银厂金矿深部找矿新增资源储量接近两个大型规模;发现大型新类型稀散金属铼、硒矿产地,提交了超大型石墨矿普查基地;主持和主要参与完成超过16万平方千米1:20万、1:5万区域化探和区域地质等国家基础工作,提交了一批找矿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

唐文春先后发表论文26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2R1、1R5、团体奖1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第十二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李四光等地质前辈永远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唐文春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地质工作者,他要像前辈一样胸怀国之大者,进一步发挥地质科技的先行基础作用,推动地质工作不断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

在参加这次颁奖会上,唐文春结识了一批能源资源勘查和地质科技研究领域的专家,开阔了视野和思维。同时,聆听了院士专家的发言和自然资源部领导的讲话,进一步认清了形势,增强了对事业的信心。“我国地质事业正处在一个充满希望、大有作为的时代,有挑战,但机遇更大。” 唐文春如是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