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截至目前 德阳共受理成眉资跨区域“无差别”事项6060项

2021-11-02 10:46:39 信息来源: 编辑:王颖

四川经济网德阳讯 (记者 闫新宇 文/图)近日,记者从德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德阳以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为导向,以便利群众和企业办事需求为出发点,携手成都、眉山、资阳打造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模式,构建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区域政务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德阳市共受理成眉资跨区域“无差别”事项6060件。

不久前,成德眉资四市联合印发《成德眉资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工作方案》,先后公布第一批55项、第二批45项成德眉资无差别受理事项清单,推动包括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社会保障卡补卡、消费税申报、公积金异地贷款等100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无差别受理。

同时,德阳与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行政审批局签订《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探索建立两地协同创新发展、长效沟通服务、信息共享合作、审批服务异地同标、证照互发互认、电子证照、电子印章互信互认等机制,2021年4月,两地推动首批清单内9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市通办”。

此外,德阳在四川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搭建成德眉资跨城通办专区,实现清单内异地通办事项线上无差别申请办理。广汉、什邡、中江、绵竹等与成都相邻区县累计近600个事项实现“跨区通办”。

市民正在办理事项

实施事项清单、受理方式、受理标准“三个统一”

如此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德阳市在政务服务当面的不断优化。

据介绍,为简化政务服务流程,德阳市统一事项清单。选择标准化程度高、无总量控制、无行政给付、专网系统无属地操作权限限制等适宜“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事项,分类分批次梳理受理事项清单,实行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办理一批。首批确定公安、人社、公积金、税务4大领域55项无差别受理事项。2021年第二批确定卫健、体育、医保等9个部门的45个事项。

同时,统一受理方式。在成德眉资四市政务服务大厅统一设立“跨城通办”窗口,实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办理,四地注册企业和户籍人员申办相关业务,选择任意一方政务服务机构即可就近办理。

此外还统一受理标准。联合制定《成德眉资“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事项业务操作手册》,明确办理程序、审查细则。同时,依据“异地可办”最低标准,逐一明确办事指南中“其他材料”“有关材料”等兜底性质表述,统一消除个别审批事项中存在的模糊条款。

设立直接办理、受办分离、收受分离“三种模式”

在事项办理方面,如何实现更便捷?

据介绍,德阳目前形成了三种模式,直接办理模式。对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事项,实行异地直接办理。即申请人可在四市市级政务服务大厅提交办事申请,该政务服务大厅对符合条件的申请直接受理并办理。

第二种是受办分离模式。对标准化程度不高,只需进行形式审查且受属地办理限制的事项,采取受办分离方式。即申请人在四市任一市级政务服务大厅提交办事申请,该市政务服务大厅对符合条件的申请直接受理,通过省一体化平台或物流渠道,将申请材料流转至申请人户籍(居住)地办理。

此外还设立收受分离模式。对标准化程度不高,异地形式审查难度大且受属地办理限制的事项,可采取收受分离方式。即申请人在四市任一市级政务服务大厅提交办事申请,该政务服务大厅通过省一体化平台或物流渠道,将申请材料流转至申请人户籍(居住)地受理,受理地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对符合条件的事项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办理。

推动事项授权、信息系统、物流渠道“三个到位”

如何优化配套服务?

“我们一直在推动事项授权、信息系统、物流渠道三个到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首先是事项授权到位。四市政务服务部门签订授权委托书,按照直接办理、受办分离、收受分离三类模式,将相关承诺事项的受理权、接件权和即办事项的审批权委托给其他市级政务服务部门,并配合做好事项标准化、流程再造和系统升级工作。

其次是信息化支撑到位。由省级政务服务信息系统主管部门统一授权,在省政务一体化平台专门设置成德眉资“同城化无差别”受理功能模块,满足各地异地办理、过程追踪、电子审批、信息共享等业务需求。

再次是物流渠道到位。对确需纸质材料流转的,四市与有关物流公司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开通特殊物流渠道,确保申请人的办件材料在四市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安全快速流转。同时,大力推广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应用,确保电子材料与纸质材料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