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翻开乐山五年来(2016至2020年,下同)的城建篇章,道路宽了,公园美了,河水清了,环境好了……乐山这座城市里每个角落的点滴变化,都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让人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五年来,乐山按照“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和“山水园林宜居”的发展定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关键词:看数字——
新型城镇化进程:截至2020年底,乐山城市建成区面积为79.88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为53.09平方公里);全市城区(县城)人口为113.01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五年期间提高了7.7个百分点。
城市基础设施:全市年均完成城建项目投资200亿元以上,相继完善“外循环”路网及“内循环”路网;新建投用公厕67个、停车场26个、新(改)建农贸市场12个。
生态环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7.35平方米提升到14.8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48%。
城乡污水处理:投资20亿元全面完成城乡污水三年推进计划,累计建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1个,实现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住房保障: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52305套、公租房分配入住22060户、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资金1715.57万元。
脱贫攻坚: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864户,完成农村土坯房改造14965户。
改造后的乐山中心城区滨河路宽敞通畅
关键词:看变化——
这五年,是乐山城市建设变化最大的五年。全市年均完成城建项目投资200亿元以上,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9.88平方公里。宜居宜业的新乐山,在城市建设上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新型城镇化进程取得阶段性成效。五年来,乐山聚焦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020年底,乐山城市建成区面积为79.88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为53.09平方公里);全市城区(县城)人口为113.01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五年期间提高了7.7个百分点。
改造后的嘉定北路公厕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年均完成城建项目投资200亿元以上。相继竣工投用了高速乐山城区连接线一期、乐沙生态大道、嘉瑞大道、青衣江大道北段一期、檀木南街等“外循环”路网工程,相继完善了凤凰路北段、瑞祥路、陆游路、宝莲路、杨山路等片区的“内循环”路网。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新建投用公厕67个、停车场26个、新(改)建农贸市场12个。
乐山主城区生态环境显著提升。完成嘉州绿心公园绿色生态整治一期工程、嘉瑞大道景观工程等项目建设,嘉州绿心公园、老霄顶公园创建为省级重点公园。实施“绿秀嘉州”工程,凤凰路、白燕路、春华路等18条街道呈现“一街一景”。乐山老城区逐步实施“腾空建绿”,建成陕西街游园、全华巷游园、普贤街游园。完成乐山主城区亮化提升工程,夜游三江、上中顺特色街区精彩亮相。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7.35平方米提升到14.8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48%。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累计实现建筑业产值1213亿元,完成房地产投资约800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303.2万平方米。根据税务部门统计,房地产、建筑业累计纳税201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26.7%。
城乡污水处理不断改善。投资20亿元全面完成城乡污水三年推进计划,累计建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1个,实现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住房保障更加有力。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52305套、公租房分配入住22060户、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资金1715.57万元。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864户,完成农村土坯房改造14965户。新村建设扶贫专项工作连续4年被评为先进,先后两次被评为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村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市30个“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累计获得省级专项资金2.05亿元,全部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其中峨眉山市符溪镇、犍为县罗城镇和夹江县新场镇被评为省级特色小城镇。
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城市建设。仅2020年,申请到位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等资金5.6亿元,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5.55亿元。
四川经济网记者 蒋培路
(图片由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