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攀枝花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出炉 到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2021-11-30 21:07:59 信息来源: 编辑:唐千惠

四川经济网攀枝花讯(记者 谢强 徐杨)记者11月30日从攀枝花市获悉,《攀枝花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出台。《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取得创新突破,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钛白粉、海绵钛及钛锭、钛材和钒制品(折V2O5)产能分别达到100万吨、10万吨、1万吨和6万吨,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600亿元左右。

e14ea880-03dc-4086-bb4f-52d356495bf8.jpg

攀枝花钒钛新城一角(石磊 摄)

就如何实现总体目标,《规划》提出了5大路径、18项重点任务。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积极对接全省“5+1”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重点发展以钒钛磁铁矿“采选冶”产业为基础,钢铁、钒钛、石墨3大先进材料产业为主导,机械制造、新能源、绿色化工及建材3大优势产业为支撑的“1+3+3”现代工业体系,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大数据等新兴增量产业,促进工业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区域工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组织结构形态优化,推动产业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聚焦“一城一市一区”的城市发展总体格局,以高水平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完善园区基础配套,采取功能分区的方式,引导优势资源、优质项目向“差异化、特色化”园区集中,着力构建“龙头企业+主导产业+配套行业”的园区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主导产业明确、产业链布局优化的工业空间布局。支持和鼓励“并园并区”,加大“散乱污”选矿企业清理整治力度,有序推动洗选、冶炼、化工等行业大型化集中化布局发展。

深化“三个圈层”合作,拓展产业生态空间。深入实施“三个圈层”协同发展战略,按照“增量产业→增量企业→增量就业→增量人口”的逻辑,深度挖掘“内圈”产业优势,找准突破口,一体推动“三个圈层”协同发展,拓展产业生态空间,形成加快发展的整体合力,不断提升攀枝花工业综合竞争力、吸引力、承载力和辐射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创新驱动引领,促进创新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区域科技创新高地”。拓展壮大龙头企业引领、关联企业跟进的企业集群,促进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品质化发展,打造一批“攀枝花制造”精品品牌,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合作的软实力。

坚持绿色安全生产,促进工业行稳致远。推进历史遗留矿山和生产矿山的生态保护修复,恢复提升矿区生态功能,实现资源绿色可持续利用。发挥攀枝花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优势,稳步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快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提高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例。加快东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功能区建设,加快园区废物资源分级利用、水资源分类使用和循环利用、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园区内项目、企业、产业有机耦合和循环链接,大力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不断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