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乐山讯 (林立 实习记者 许芸浩 文/图)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地处风光秀丽的峨眉山麓,来自峨眉山市武术协会及峨眉武术罗门的“非遗”传承人代表在峨眉武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峨眉山市武术协会副会长王超,峨眉武术省级“非遗”传承人、峨眉武术罗门研究会会长杨烈洪的带领下,于1月23日走进黄湾镇天景社区,为当地村民及游客展示峨眉功夫,从而拉开了“新春走基层”峨眉武术“非遗”进社区、进乡村的序幕。
活动现场
据了解,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文化与民间武术之精髓的峨眉武术,发祥于峨眉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乐山市乃至四川对外宣传一张亮丽的“非遗”名片。峨眉武术罗门是峨眉山市本土峨眉武术的重要门派,是以巴蜀武林高师罗蕴华派系产生,所传弟子及学生遍及世界各地。弟子中,有一人为峨眉武术省级“非遗”传承人,2人为乐山市级传承人,4人为四川武术名家,还有大批常年坚持练武,活跃在国内外各大武术赛场的本土拳师。近年来,共获各类国际、国内武术比赛奖牌上千枚,其中国家级以上赛事金牌100余枚,为峨眉武术在国内外武林界的声誉进一步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
苏真武讲话
展示活动中,杨烈洪展示了他融合师父罗蕴华精华拳术而创编的“罗家拳”;罗蕴华的女儿、峨眉武术罗门传承人罗淑群展示了“峨眉小宏拳”;罗门弟子师豪杰、马前瑞、彭可翰、任连杰、葛琳、谷忠华、罗小东、秦大洪、王建强、李兵等分别展示了“峨眉齐眉棍”“峨眉七星刀”“峨眉罗汉拳”“峨眉大小宏拳”“峨眉拂尘”等多种峨眉传统武术武艺。王超与弟子共同展示了“峨眉推手”,王超弟子李万锋、王典、周怡然分别展示了“峨眉拳”“峨眉通臂拳”和“峨眉刺”等峨眉武术单项“非遗”项目,王超的六岁小孙儿乐乐也上场表演了乐山市级“非遗”项目“峨眉拳”。
杨烈洪展示“罗家拳”
罗淑群展示“峨眉小宏拳”
参加展示的峨眉武术及罗门传承人由老、中、青、少组成,体现了中国“非遗”薪火相传,砥砺前行的精神。其展示的拳种吸纳了峨眉山大自然赋予的灵感和历代武术前辈代代相传的传统技法以及来源生活的独立创新。套路灵活,拳械多样,刚柔相济,风格各异,体现了峨眉武术“快与慢”“动与静”“虚与实”“高与低”“轻与重”等特有的武林风韵。精彩的展示赢得了村民和游客的赞扬,在黄湾小镇开饭馆的方女士告诉记者:“‘非遗’进社区让我们了解了峨眉武术,作为峨眉武术发祥地的村民,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几位成都游客纷纷拿出手机、相机,高兴地拍录下了现场的“非遗”展示活动。
王超与弟子共同展示“峨眉推手”
师豪杰展示峨眉刀
峨眉山市文体旅局党组书记、局长苏真武参加了启动仪式,希望峨眉武术“非遗”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要坚持下来,经常开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峨眉武术,了解峨眉“非遗”,既丰富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又增进人民群众对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更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从而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为“健康中国”贡献“非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