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借势“双碳”春风 首个碳足迹认证的高端品质川茶呼之欲出

2022-02-23 16:56:22 信息来源: 编辑:王颖

早春二月,大地春风,酿红酝绿。

在宜宾、雅安、绵阳等地,一个个“寻茶小分队”深入田间车间,奔波千里,只为甄选优质川茶原料。

这是一场国企品牌助农、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川茶即将强市突围。

四川是茶树原产地、茶叶加工起源地、全国规划的名优绿茶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聚力推动下,省级区域公共品牌“天府龙芽”日渐响亮,但在全国叫得响的川茶代表品牌乏善可陈。

日前,在川茶综合产值突破千亿大关的档口,四川港投滨水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酝酿进军茶产业,将创新传统品牌茶标准和格局,开启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认证,推出一系列原材料上乘、生产质量高标准、品牌包装有格调的高端精制川茶,树立川茶行业发展新标杆。

“尊重时代,顺势而为,为农业贡献力量,这是一个国企的责任与担当。”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品牌作为引领,讲述茶文化,打造标准化品牌茶系列,助力四川乡村振兴。

匠者气质  全新定义高端品牌川茶

“滴滴滴……2分钟到了,出汤!”

“这款花香过浓,抢了茶的风头,不要;这款茶香怪异,极不协调,不要;这款茶口感粗涩,有腥味,不要。”

……

近日下午,在成都南门的AFC中航国际广场A座楼上,一个20多平米的会议室里,数十款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茶原料分门别类的摆在桌上,一个个品茗杯一字排开,专家小组正在一丝不苟地进行选品评定。

选品评定会现场

评定会专家小组则是由来自川内外的专家、大咖组成,他们分别是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茶叶学会感官审评与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茶叶质量感官审评专家,“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杜晓;国家一级评茶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羌茶艺”代表性传承人牛义贵;广州的茶叶营销大咖何伯骆等人组成。

掐表冲泡,看外形,看色泽,闻香气,品口感,逐一打分……评定会长达5个多小时,层层甄选,专业而严格,最终从近60款茶产品中挑4个品类8款。

“今天的评定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我们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选品。”杜晓表示,这次评选的茶基础很好,但因有部分样品是去年的陈茶,建议接下来等气温稳定后,重新收集再做评定,以保证遴选出真正的高品质茶原料。

“国企出马,迅速整合优势资源,从茶原料、生产标准、品牌包装、营销等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顶层设计,这走出了当下川茶产业发展前瞻性的步伐,弥补了现有私营川茶品牌企业推动川茶品牌建设的局限性,期待制出代表四川最高品味的品牌川茶。”杜晓当即表态,在技术方面,他将全力支持。

“对,要再收集一些高品质茶原料。在生产方面,甚至可以考虑打破一些茶原有的生产工艺和标准,做独具港投辨识度的品质茶。”杜晓话音刚落,牛义贵接过话茬,他建议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多一些创新,以自有的标准体系寻找最适合的代工生产厂家。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何伯骆也建议多考虑产品辨识度,加强消费者对产品记忆点的设计。

“我们将创新定义品牌川茶,这将是一系列有品质、有文化、绿色低碳的‘匠心之茶’。”四川港投滨水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志在做川茶行业发展新标杆。

有品质。他们将推出以“建标准 树品牌”为出发点,从原料、生产、包装做全新标准、全新视觉的高端品质川茶系列。

有文化。茶,是中国传承数千年的饮品。茶文化,也是烙刻在中国人精神深处的文化符号之一。据透露,四川港投滨水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旗下的滨水购平台即将推出品牌川茶系列,定义“茶史古今,一品天下”,涵盖绿茶、黄茶、白茶、红茶等各大茶类,将通过讲好茶故事,讲好茶文化。

绿色低碳,作为四川绿色低碳发展的“碳”路者,他们将从茶叶原料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碳足迹认证,这将是全省乃至全国首个碳足迹认证的茶叶。

以茶破题  品牌引领川货出川

近日,川茶综合产值首次破千亿元的消息频频登上各大媒体。

与此同时,四川港投滨水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宣布进军川茶,树立品牌川茶新标杆,无疑是锦上添花,恰逢其时。

从发展表现来看,四川港投滨水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年率先在全省建立乡村振兴工作站,打造集线上运营品牌农产品指数管理与产品交易于一体的智慧型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滨水购等。

微信图片_20220223164921.jpg

部分参与选品审定的样品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该公司动作频频,持续发力,更响亮地提出“品牌助农,川货出川,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

如今,这员助推四川乡村振兴的实力“大将”为何选择以茶为突破口?

四川是茶树原产地、茶叶加工起源地、全国规划的名优绿茶区,是全国的茶叶大省,享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

但四川也面临“茶叶强省”之困:千家万户种茶、千企万厂制茶、千牌万品卖茶,但大多茶企业的“小、散、弱”、品牌不彰等,让大部分四川产茶叶仅为茶叶原料,为他人做“嫁衣”。

2014年以来,四川省多次发文强调着力建设茶叶强省,打造“千亿茶产业”目标。

近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1年,全川茶园总面积598万亩,川茶综合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销售额位居全国第三,不仅提前一年达成产业发展目标,也让川茶成为继川猪、川粮油、川菜、川果、川牛羊之后,又一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川字号”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同时,也是继福建、云南、湖南之后的第四个“千亿茶产业省”。

如今,“千亿”目标已然达成,“茶叶强省”仍需努力。其中,叫得响的品牌和具备全国影响力的企业是关键。虽然在集全省之力的推动下,省级区域公共品牌“天府龙芽”声名渐起,但仍然缺强有力的带头企业和代表品牌。

此前,有川投集团、五粮液等国企纷纷加入壮大川茶的阵营,如今又一国企,四川港投滨水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顺势而为,品牌引领,强力推动川货出川。

专家们评审一丝不苟

“预计在今年3月份,我们能出第一批样品。未来,希望它能立足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茶叶已经进入品牌化发展阶段,正呼唤多茶类整合的企业和产品品牌。作为省属国企,肩负使命,责无旁贷,他们将按照行业高级标准,严选四川地标原材,科学调制,OEM加工,串起供应链,并以茶叶的起源发展为线索设计一整套茶叶品牌,重磅推出品牌化品质川茶,引领川茶体系升级。

据透露,强势推出品牌川茶系列只是该公司品牌助力乡村振兴迈出的第一步,未来,还将以“滨水购”为平台,围绕我省“10+3”现代农业体系,打造“飨家食厚”“自然之蜜”“滨水之礼”等系列品牌矩阵。

品牌农业的推动者,滨水农业的倡导者,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四川港投滨水农业研究院品牌助农步履铿锵。凭春风,建标准,树品牌,推动川茶升级,首个碳足迹认证的高端品牌川茶系列呼之欲出。

(四川经济网记者 黄晓庆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