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对话成都区市县经信局长㉒丨打造千亿级工业集群 构建“1+4+X”先进制造业体系 “建圈强链”为高质量建设雪山大邑提供坚实产业支撑^——专访大邑县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军

2022-03-16 20:03:12 信息来源: 编辑:刘佩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年以前,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写下不朽的诗篇。

千年以后,坐拥西岭雪山的大邑县,以建设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着力建设经济实力强、环境质量优、城乡形态美、治理成效好、幸福指数高的雪山大邑,为大邑这座雪山之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启新篇章。

大邑西岭雪山

雪山大邑的经济实力要强,首先工业要强。作为大邑县工业和信息化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刘建军肩负重任。

刘建军接受记者采访

3月1日下午,刚刚开完会的刘建军,正坐在办公室分析研判全县一季度工业经济数据。这一天,他担任大邑县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长正好三年。

刘建军在办公室处理工作

三年里,刘建军平时在办公室的时间不多,要么在调研企业、要么在部署各种工作。三年里,大邑县工业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工业经济指标他早已烂熟于心,每家工业企业也都了如指掌,产业格局亦是了然于胸。在刘建军的带领下,大邑县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2020年绩效考核位列全县经济产业部门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大邑景色

2021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  

实现规上工业税收 12.9 亿元

“过去一年,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定位,实施‘工业强基’和‘产业强城’行动,工业规模和效益显著提升,实现全县工业总产值 490 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春日的午后,就着一杯清茶,刘建军如数家珍般盘点着大邑县2021年工业发展的亮点。

“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108.03 亿元,同比增长 11.7%,19 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开工建设,新上规工业企业25 家,实现规上工业税收 12.9 亿元,增长 11%。”对于各种工业数据刘建军更是信手拈来:2021年大邑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 13 家。大力实施优势企业培育,冶金实验厂、远星橡胶、天邑康和等企业进入省民营企业 100 强,培育营业收入 10 亿元以上企业 5 户,1 亿元以上企业53 户。

一组组靓丽的数据,展现出的是大邑县工业规模效益持续提升的结果。

大邑企业厂房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高 

打破传统新型建材“一业独大”格局

“对于2021年大邑县工业经济发展来说,还呈现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发展动力强劲、‘双碳’工作稳步推进、空间载体有效夯实等诸多显著的特点。” 刘建军表示,过去一年,大邑县大力开展高端成长型产业培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韧性水平明显提升。冶金新材料占全县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 26.6%、机械制造占比达到 21.5%,全年实现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 39.97 亿元。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高到 9.7%和 2.2%,有效改变了传统新型建材“一业独大”局面。

过去一年,大邑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发展新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累计建成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联合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 57 个,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 20 个、孵化面积达 20.5 万平方米,拥有高新技术企业 60 家,累计登记新经济企业 3592 户,新增新经济企业739 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203.6%。

大邑景色

过去一年,大邑县严格环境监管执法,切实做好企业环境服务,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威立雅三瓦窑、远诚科技、远星橡胶3家企业成功创建四川省绿色工厂。大力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清理整治工作。第一批777家“散乱污”工业企业已全部完成清理整治;第二批39家已有 33 家完成清理整治,大力推进京能大邑天然气发电项目,着力优化调整全县能源结构。

大邑工业园区

过去一年,大邑县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引领,围绕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落地,高标准推进工业空间载体建设。截至2021年12月,全县总体规划工业空间达25.21平方公里。持续推进40.7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17万平方米的人才安居工程等项目建设。全年清理整治低效产业用地202亩、盘活闲置厂房18万平方米,引入企业35家。

一个个有效的举措,激发出大邑县一系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蝶变”效应。刘建军表示:“这与过去一年大邑县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大邑实际,坚持稳增长、转方式,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功能区建设,全力推动大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分不开。”

大邑企业工人正在加班生产

围绕六大主导产业统筹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力争2022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4%以上

2022年,大邑县如何进一步做好工业经济工作?

“在指标上,2022年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34%以上;工业投资增长9%以上、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至35%以上。”刘建军表示,将全力推动大邑县工业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为此,大邑县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委分管领导、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县经科信局局长担任副组长(“一正三副”)的工业强县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大邑工业园区效果图

刘建军表示,2022年大邑县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食品、文体智能装备等六大主导产业方向,迅速更新完善“两图一表”,实施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实现稳链强链补链。依托产业链龙头企业、孵育行业隐形冠军企业、虹吸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按照同类关联产业就近集群式发展和周边低效清退式战略留白思路,招引若干“牵引性”行业领军企业和一批小而精、潜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

“为保障2022年工业实现新突破,大邑县经科信局也将出台《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实施方案》,建立动态清理处置制度;积极推广‘标准地’、M0等定制化精细化供地模式,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开发利用效率。”刘建军进一步表示,大邑县经科信局将在化解土地供需矛盾上做“开源”与“节流”两手准备。在“开源”上,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用地的原则,健全、完善年度工业用地计划。多渠道保障项目落地,采取闲置低效用地转让、企业并购和标准厂房租赁等多种方式满足项目用地需求,促进项目实质化落地投产。在 “节流”上,积极发展占地面积小、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努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和投资强度。

成都弘林机械有限公司外景

打造千亿级工业集群、构建“1+4+X”先进制造业体系 

为建设雪山大邑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对于“十四五”大邑县的工业发展愿景。刘建军心中有着无限的憧憬。他表示,未来五年,大邑县将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碳达峰碳中和”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落实产业“建圈强链”行动部署,坚持工业强基,着力构建“1+4+X”先进制造业体系,为高质量建设经济实力强、环境质量优、城乡形态美的雪山大邑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天邑康和公司内景

刘建军对大邑县工业未来充满着信心。经过“十四五”时期的努力,全县工业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位居近郊县第一方阵,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头部企业加快引育、高端人才加速集聚、绿色发展卓有成效,初步形成以质量高、韧性强、活力足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大邑县城

“在发展重点上,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做强增量、做优存量、激活变量’,构建1个主导产业+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材料4大产业转型升级+未来新兴产业谋划布局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刘建军进一步阐释,将在集群发展优势产业、推进传统制造业升级、大力发展新经济三个方面着力。

在集群发展优势产业上。以“打造千亿级工业集群,提升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经开区在提质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基础上,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腾笼换鸟招引培育头部企业,着力发展支撑配套文旅大邑的新型工业。沙渠片区依托“西湖时尚运动城”,推动大数据、智能装备、先进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加力成势,努力打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产业新城。

在推进传统制造业升级上。以“存量提质、增量转型”为主线,围绕现有上市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补链强链,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引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行业隐形冠军。提高上市企业发展质量,助力朝合普尔、成高阀门等企业尽早上市。

大邑景色

在大力发展新经济上。坚持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提升产业能级、做大经济总量的战略抉择,加强新经济企业特别是独角兽、瞪羚企业招引,大力培育发展一批数字经济、创意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培育一流创新企业。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和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用资本力量助推科技创新。

“总之,到2025年,大邑县工业经济规模效益要明显提升、产业结构要持续优化、创新能力要有效增强、绿色发展要卓有成效。”刘建军坚定地表示,届时,大邑县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 亿元,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20 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30 家,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达到10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30%,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达到20%,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5%。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2 个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持续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