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盐边,古称大笮,“若水”雅砻江贯穿境内,当地文人墨客诗意地称其“笮山若水”。
沿着雅砻江二滩库区一路探访春日的盐边,高峡平湖、青山苍翠,火红的攀枝花迎风招展。而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的盐边人民,勤劳朴实、笑靥如花,给人温暖和力量。
盐边春色
今年1月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通报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表扬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和先进单位,攀枝花市盐边县荣获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先进镇、示范村、重点帮扶优秀村的荣誉“大满贯”。
盐边县,一步一步把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不断积蓄能量,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盐边县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可复制、可借鉴的宽阔道路。
各村都有“小目标”
春风拂过笮山若水,乡村振兴百事兴旺。
3月份以来,记者集中走访盐边县南部、中部、北部多个乡镇看到,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多点开花,各地、各村都制定出了适合自己集体经济发展的“小目标”。
位于二滩库区大山深处的渔门镇力马村,利用当地自然生成的充盈山泉水,投资100万元建起了七口鱼塘,目前,村里派去买鱼苗的人已前往元谋、德昌等地考察,鱼塘即将投入运行。该项目预计每年约产成鱼2万斤,经济收益可达15万元。
力马村集体经济鱼塘项目
在偏僻的温泉彝族乡四呷左村,县委组织部扶持的30万元资金到位后,村里建起了新厂房、购进了榨油机,于去年11月建起了该村第一个农产品加工厂,用制作核桃油的方法,解决村里1万余亩核桃销售难的问题。村“两委”还决定,准备在今年5月起,加工山里遍野生长的野生青刺果,产生更多经济效益。
因田园农庄、花海成为“网红村”的红格镇昔格达村,持续做深“花经济”,今年春节期间,村“两委”在充分掌握市场行情后,主动调整价格,吸引了市内多家花店前来选购,全村培育的10亩玫瑰花迎来大卖,2月14日开始到现在,纯利润达3万余元。同时,村集体用闲置屋顶建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也于年前顺利并入国家电网。
在工业大镇新九镇安宁村,依托钒钛开发区建设,村集体在金沙江边建起了4000平方米的停车场,规范了全村100余辆运输车长期存在的乱停乱放问题,还利用闲置门面,成立了有200余户村民入股的共享合作社。
记者了解到,盐边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攀枝花市率先完成,全县80个村、2个涉农社区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39个村纳入中央和省市扶持盘子,用3530万元扶持资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50个。202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743.3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的6个,超30万元的4个。
集体经济“三张牌”
盐边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乡村集体经济是如何科学实施的?
近年来,盐边县按照“坚持党的领导,有序统筹,聚智聚力”的顶层设计,果断打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三张好牌:固定政策、谋划思路、创新方法。
盐边县紧抓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委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和攀枝花市委“双百工程”契机,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县委书记和县长在县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中担任组长,分管县领导和相关部门组成工作专班,严格执行“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督查、一年一考核”机制,形成包村联系、定期研判、督导问效、人才保障等固定工作体系。
盐边县镇村区划调整后,村集体经济项目评审会成为由县委书记主持,组织部、农业农村局等近20个相关部门参加的高规格会议。全县44个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实施方案进行集中评审,结合基层党建和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创建等工作,逐年分解任务,按照每村不低于2个项目的原则,常态化储备集体经济项目,力争每年将10个发展规划、方向、思路明确的村纳入中省和市级扶持盘子。
盐边县村集体经济项目评审会
聚合全县各种要素,从指挥部、先锋队、主力军的角度,多元化夯实集体经济人才支撑,优先提拔使用在乡村振兴一线敢抓善管、表现突出的干部,建强涉农部门班子,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各村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比例100%;回引、吸引优秀农民工1100余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71名,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2000余名;举办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训班,县、乡、村三级干部600余名赴浙江等先进地区学习,400余人次村党组织书记参加省、市、县各类素质能力提升班。
在村集体经济的培育、发展、壮大的实践中,盐边县还探索出“产业带动、借地生财、服务创收、资产盘活、入股分红、实体经营、联村共建”七种模式,并获得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官网宣传推广。
政策释放“大红利”
今年,盐边县围绕攀枝花市委“一三三三”总体发展战略,立足“钒钛首县、滋味盐边”发展定位,以解决村集体“有钱办事”为出发点,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上着力,并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必选课题推动,深入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聚集能量谋振兴。
笮山若水春意盎然
虎年春节假期后,盐边县委向全县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县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党组下发了《关于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就如何壮大盐边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分6个部分作了长达13页的详尽表述。
这是2022年盐边县委下发的第一份重要文件,《意见》明确了盐边县农村集体经济的5年目标,即到2027年,全县5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文件中21项具体到点的举措里,释放了内涵丰富的政策红利。其中,县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对“薄弱村”进行重点扶持;成立盐边乡村发展建设工程公司,依法依规承接符合条件的农村工程,为82家村集体经济股东持续“输血”。
红利政策出台后,全县各村备受鼓舞。渔门镇力马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仕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全县乡村干部共同的心声,如今,发展的思路宽了,干部群众的劲头足了,集体经济的‘腰包’鼓了,群众的事也更好办了。”
(梁波 四川经济网记者 谢强 徐杨 文/图)
(图片来源:盐边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