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乐山市沙湾区:从“无”到“有” 打造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2022-04-12 15:12:38 信息来源: 编辑:易陟

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省、市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坚持打基础、建基地、立支柱、上水平,上下联动,精准发力,督促指导,攻坚破难,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以模式创新为抓手,以靶向施策为突破,全力推进以中药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的重点园区建设。2022年,沙湾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园区川佛手观景平台

园区川佛手观景平台

高起点谋划  筑牢园区“四梁八柱”

沙湾区坚持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系统实施“一盘棋”工作机制,对显性问题立说立改,对隐性弊端紧盯不放,形成抓在平常、严在经常的工作局面。

“园长带头”+“专班负责”全天候服务。沙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创建工作,成立“园长制”工作专班,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双园长”,下设“园长制”办公室,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形成上下协调、整体联动工作格局。建立“月报告”“季调度”“年考核”制度,统筹推进园区建设,重点做好规划布局、政策支持、机制创新和各项配套服务。先后召开各类会议58次,及时解决各类问题113个,有力推进园区建设。

“全域布局”+“精准发力”全方位推动。坚持全面布局与精准发力相结合,编制《沙湾区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2019-2023)》《沙湾区重点园区建设推进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按照“高标建园区、产业全覆盖、融合助增收”的工作思路,制定《川佛手生猪省级园区创建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建设标准、政策措施、推进进度,调整规划面积至2万亩,确立2021年创省三星级园区、2022年创省四星级园区、2023年创省五星级园区、2025年列入国家级产业园培育名单的建设目标。

“政策扶持”+“主体带动”全过程培育。大力培育园区产品初加工和农业新业态,预留1%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农产品加工园区等项目建设。出台《沙湾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扶持奖励办法》,坚持涉农资金向园区集中,安排资金1000万元,精准投入园区建设。累计投入省级园区培育项目资金7028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区本级财政整合资金4590万元、业主自筹资金1438万元。2021年,太平川佛手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共培育项目34个,现已开工34个,完工24个,开工率100%,完工率71%。

 

川佛手干片加工车间

川佛手干片加工车间

高质量推进  畅通园区“筋骨血脉”

沙湾区坚持把做大做强产业作为园区建设的首要任务,开创“石缝经济”,形成荒漠化治理典范,进一步打开“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绿色经济通道。

产业布局“规模化”。立足全区“七山、二丘、一坝”地理条件,结合中药材生长特点,推广应用“石缝经济”发展模式,开垦、替换种植桉树的山丘地段,持续做大产业规模。园区规划覆盖6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万亩,建成面积1.6万亩,其中连片规模种植川佛手1.2万亩、柔毛淫羊藿3000亩。园区内建有省级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龙头企业1家、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2个,现有生猪存栏1.8万头、年出栏3万头。2021年园区总产值8.81亿元,主导产业产值7.93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90.01%,同比增长19.12%。

产业发展“链条化”。大力推进产业标准化、品牌化、精品化建设,联手中国医学科学院、省市农科院、乐山师院、乐山职院等高校院所,特聘博士专家20名,创建4个“村博士工作站”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中药材种植标准、提质加工、产品研发等研究,独创推广“佛手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依托生猪规模养殖龙头企业,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形成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间作套种发展模式和川佛手、柔毛淫羊藿“种植+加工+品牌+销售+研发+融合”产业发展链条,种养循环覆盖面达到91%。研发精油、纯露、面膜、果酒等产品7个,注册商标21个,获国家专利1项,产品附加值提升5%以上。

川佛手研发产品展示

川佛手研发产品展示

产业模式“惠民化”。建立联农带农益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园区以太平镇为核心,采取 “园区平台+种植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入股合作、信息共享等方式,大力支持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辐射带动周边镇农户2400余户种植川佛手8000余亩。累计培育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56家,建成中药材良繁种植基地20余个。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推出“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分红”模式,2021年流转农户土地8000亩,兑现土地租金34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500个。2021年,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掀起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热潮,推动农户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的转变。

柔毛淫羊藿产业基地

柔毛淫羊藿产业基地

高标准实施  夯实园区“底盘基石”

沙湾区坚持把基础建设作为产业园区的内在要求,大力改善园区发展条件,推动形成四通八达、与日俱进的园区发展环境。

品种优势越来越明显。沙湾道地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品质上乘,川佛手主要药物成分橙皮苷含量是中国药典标准的4倍,被评为乐山“十大道地中药材”之一,因产品药物含量高、品质纯,北京、上海等地大型药企采购商纷至沓来,市场销售状况良好,产品供不应求;沙湾产的柔毛淫羊藿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郭宝林团队通过混合选择育种选育出的柔毛淫羊藿新品系,具有生物量高、一年多次萌发的优良特性,药物有效成分总黄酮含量可达中国药典标准的3倍左右,亩产可达647.5公斤,产值高达1.6万元,发展潜力巨大。

硬件设施越来越齐全。川佛手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距成乐、乐雅、乐宜等高速公路入口20公里,距沙湾城区5公里、乐山大佛和峨眉山25公里。基于优越的园区外部环境,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新建提灌站8个、蓄水池28个、山坪塘5口、通讯基站3个、产业路16.5公里,累计硬化道路108公里;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川佛手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多元功能服务平台和数字农业智慧平台,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运转,综合机械化率79%,产品初加工率达到85%。

园区农旅融合基地“醉花谷”

园区农旅融合基地“醉花谷”

业态融合越来越多元。创新农旅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聚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体。整合财政资金297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5亿元,打造醉花谷、观佛石林等景点3个,设置园区环线节点10处,“川佛手”主题公园、观景平台和生态停车场面积达1200平方米,成为市内外“网红打卡点”。区内外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吸引市内中小学5000余名学生前来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实现“园区”变“景区”,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田永强 方现聪 四川经济网记者 蒋培路)

(图片来自中共乐山市沙湾区委宣传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