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刘婕)6月5日环境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1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用数据“说话”,全面展示了四川省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的向好趋势,四川圆满完成2021年国家下达的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目标任务,在中央对各省(区、市)2020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四川继续获评“优秀”等次。
“气质”十足,蓝天获得感极大增强:21市(州)优良天数率为89.5%
2021年度四川空气质量依然持续向好。全省PM2.5平均浓度31.8微克每立方米,较2018—2020年三年均值下降4.5%;优良天数率89.5%;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为5.2万吨、0.85万吨,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29.9%,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降低19.5%目标,目标完成率达153.3%。
2021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AQI等级占比
从市(州)来看,全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平均优良天数率为89.5%,重污染天数平均为0.7天。攀枝花、绵阳、广元、遂宁、内江、广安、巴中、雅安、眉山、资阳、阿坝、甘孜、凉山等13个市(州)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从重点指标来看,全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2%,攀枝花、绵阳、广元、遂宁、内江、广安、巴中、雅安、眉山、资阳、阿坝、甘孜、凉山等13个市(州)城市达标,占61.9%;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浓度为1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6%,21个城市均达标。
从区域来看,成都平原8个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优良率为87.1%,川南4个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优良率为81.8%,川东北5个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优良率为92.1%。
2021年农村区域空气质量级别分布图
此外,分布于成都平原和川东北地区的10个农村区域空气自动站监测结果表明,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7市农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总体优良率为93.5%,其中优为52.2%、良为41.3%。
河流水质数据“亮眼”: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6.1%
2021年,四川地表水水质总体优。通过狠抓重点领域攻坚,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为8.2万吨、0.91万吨,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343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国考断面203个),Ⅰ~Ⅲ类水质断面325个(国考断面195个),占94.8%(国考优良率96.1%);IV类水质断面18个,占5.2%;无V类、劣V类水质断面。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氨氮。
2021年河流水质状况图
从入川和出川断面的水质来看,全省33个入川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32个,占97.0%,Ⅳ类水质断面1个,为大陆溪河的湾凼断面。32个出川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28个,占87.5%;Ⅳ类水质断面4个,占12.5%,为大陆溪的四明水厂、坛罐窑河的白鹤桥、平滩河的牛角滩和姚市河的白沙断面。
从全省重点流域来看,长江(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赤水河、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嘉陵江、涪江、渠江、黄河流域水质总体均为优,沱江、琼江水质总体良好。
从饮用水水源地来看,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48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48个断面(点位)所测项目全部达标(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达标率100%。140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地的220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23个监测断面(点位)全部达标。
全省检测的4541份城市供水水样合格率为95.75%,较2020年(92.35%)上升3.4个百分点;其中,成都、德阳、遂宁、内江、雅安、巴中、资阳等7个市合格率达100%。
土壤:总体稳定
《公报》显示,2021年四川开展了150个土壤基础点和478个土壤风险监控点监测,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
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状况优良
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为“良”,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为71.7,同比上升0.4。
21市(州)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优”和“良”
21个市(州)生态环境状况均为“优”和“良”,其中,广元、乐山、雅安和凉山等4个市(州)的生态环境状况为“优”,占全省面积的21.5%;其余17个市(州)的生态环境状况为“良”,占全省面积的78.5%。
21个市(州)城市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3dB(A)。阿坝、雅安、资阳等14个市(州)城市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占66.7%;绵阳、广元、巴中等7个市属于一般,占33.3%。
辐射环境:总体安全
2021年全省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电磁辐射低于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图片由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