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观点 >新闻详情

王微:聚焦五大关键问题有效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2022-06-07 10:05:35 信息来源:瞭望 编辑:唐千惠

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统一大市场,也有利于更好利用统一大市场的规模优势吸引全球要素和资源,更好对接全球市场,为内外贸一体化提供强大国内市场支撑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抢抓新技术革命机遇,拥抱数字经济时代,实现领跑全球贸易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更好地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高效联通和相互促进最为迫切的时代要求

进入新阶段,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需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结合,针对内外贸一体化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和新阶段新发展要求,聚焦五大关键问题,突出重点,更加有效地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大战略部署,为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发展带来全新机遇,并提出了更高发展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是深入贯彻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和构建安全可靠供应链体系的必然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近期,为贯彻落实《意见》,商务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对试点目标、试点任务等都提出明确要求,将指导试点地方建立健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面临全新机遇

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发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作用。内贸和外贸,是连接生产消费、对接国内外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和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环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内外贸领域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顺应国内外需求特别是国内需求变化的新要求,加快形成供求相互适配相互促进、创新驱动强劲、供应链衔接紧密、国内国际市场高效连通和一体化的强大市场功能,将规模巨大、多元创新的国内需求及其带动的相关投资需求,更加有效地转化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和国际市场吸引力,更好地促进国内大循环顺畅高效运行,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互动发展。

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为国民经济提质增效提供强大支撑。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流通效率和生产效率同等重要,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为此,内外贸领域要深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系统完备、创新引领、协同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充分激发和调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活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国内外商品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内外贸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体系畅通和运行效率提升,更好地发挥促进生产和消费双升级的支撑带动作用,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三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为国民经济提质增效提供强大支撑。统一市场是发达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是大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作为发展中大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极为迫切和必要。内贸领域是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先行领域,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首要任务是推动内贸领域提高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形成更加完备的标准、制度、规则、治理等体系,破除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有利于推动内贸领域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统一大市场,也有利于更好利用统一大市场的规模优势吸引全球要素和资源,更好对接全球市场,为内外贸一体化提供强大国内市场支撑。

四是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制度创新和制度型开放。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全球市场规则、贸易规则进入调整变革的新阶段。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有利于我国借助国际市场长期形成的通用国际规则改善和提升国内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内贸制度体系的完善和与国际市场规则标准的统一,实现制度型开放,增强我国在全球经贸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在国际经贸规则重塑中的话语权,更好融入国际经济循环。

五是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机遇,要求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创新和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给生产生活方式和全球贸易方式带来革命性、颠覆式变革。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在向国内外贸易各行业各领域各环境加快渗透,正在打破传统内外贸的界限和阻隔,推动新贸易方式、新型贸易平台及新型供应链体系加快发展,为内外贸实现一体化创新发展、带动引领上下游协同创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手段和机遇。因此,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抢抓新技术革命机遇,拥抱数字经济时代,实现领跑全球贸易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更好地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高效联通和相互促进最为迫切的时代要求。

聚焦五大关键问题

内外贸一体化的提出由来已久,长期以来各方面有过许多创新探索。但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瓶颈,突出表现在内外贸规则和体制衔接不畅,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强,内外贸融合发展不顺畅等方面,存在内外贸“两张皮”的系统性问题。进入新阶段,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需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结合,针对内外贸一体化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和新阶段新发展要求,聚焦五大关键问题,突出重点,更加有效地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第一,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制度体系,加强国内国际标准接轨对标和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这是内外贸一体化的根本。重点一是健全内贸领域法律法规,梳理并推动修订妨碍内外贸一体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二是补齐国内标准短板,加强国内国际标准对接,促进标准认证衔接,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三是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参加国际组织的规则讨论活动及国际标准制定活动;四是选取电子商务等优势领域,以国内的市场优势换国际的规则优势,争取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从产品输出到规则标准输出,这是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也是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义所在。

第二,支持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创新,增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力,这是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国际上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有三种典型模式:日本综合商社为代表的外贸集团内外贸一体化模式;跨国零售企业为龙头的内外贸一体化模式;制造业品牌企业为主导的内外贸一体化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势,给我国培育内外贸一体的经营主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参考。对我国而言,一是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实现流通渠道从国内向国外的延伸,增强我国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对全球资源要素的控制力、影响力;二是要推动外贸企业转型,构建国内流通渠道体系,更好对接国内国际市场;三是要培育平台企业,架起内外贸之间的桥梁纽带,促进贸易方式创新,帮助企业内外贸业务顺滑切换;四是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品牌专利审批流程,支持企业利用国内外展会、平台等多渠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知名度,支持品牌企业“走出去”,提升中国品牌、中国制造、中国服务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第三,加快内外贸融合发展,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制度高地和发展平台,形成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创新引领,这是内外贸一体化的途径。为此,一是以开放平台为支撑,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和产业集聚区引领作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内外贸融合的制度创新,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制度高地。二是以国内市场体系为基础,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国内商品交易市场、内贸流通体系作用,提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便利化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或国际商品集散中心,搭建出口转内销平台,支持国内商贸企业与外贸企业开展订单直采,引导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多渠道拓展内销市场。三是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窗口,构建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新桥梁。特别是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平台,增进内外贸主体交流和国内外市场交流。四是扎实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跨境电商平台完善功能,更好对接国内国际市场。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范健康发展,丰富产品供给。复制推广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第四,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制度型开放,这是内外贸一体化的核心。从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废止、修订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打破地方封锁小闭环,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大国内市场特别是服务市场的开放力度,促进国内外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促进国内大循环全面畅通,进而再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将国内统一的规则外部化国际化。

第五,切实提升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力建设,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创新要素和基础支撑。这是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一是加强内外贸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培养熟悉国内外法律、规则和市场环境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企业提高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能力提供人才和技能。二是完善内外联通物流网络,重点加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提升国际海运竞争力,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加快布局海外仓、配送中心等物流服务网络,降低内外贸商品流通成本,促进高效通达国内国际市场。三是推动内外贸数字化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线上线下融合,促进产销衔接、供需匹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内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内外贸产业链供应链融合。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