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德阳讯 (张明云 罗统喜 记者 钟正有)“听说今年石龙社区的桃子初挂果,我和闺蜜都想来尝一尝,顺便带孩子来体验一下采摘的乐趣,亲近亲近大自然,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乡村的生活。”红桃满枝,人来人往,端午假期,在德阳市罗江区万安镇石龙社区,上百亩桃林硕果累累,来自县城的杨女士、杜女士呼朋引伴带着自家孩子兴高采烈地来到果园,一边采摘桃子,一边笑语盈盈地说道,桃林里弥漫着淡淡香甜的气息。
游客采摘桃子
2019年,石龙社区以每亩平均600元左右流转本村100余亩土地栽植胭脂脆桃、中桃9号和油桃,经过3年精心管理,3万余斤果形圆润饱满、果品脆甜多汁的桃子跃然枝头,煞是惹人喜爱。为了让这“甜蜜的事业”继开花结果后到见到效益,社区班子煞费苦心,通过线上线下、微信朋友圈等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宣传,社区水灵灵、红通通的桃子名声在外,引来络绎不绝的市民、游客和经销商。截至端午假期结束,社区新桃销售接近尾声,扣除人工、土地流转费和管理等成本支出,社区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社区也尝到了桃子产业发展的甜头。据社区负责人罗通喜介绍,3年来,社区雇请村民、脱贫户、监测对象参与种植、日常管理和销售,用工超过300余人次,支出务工费2万余元,社区小赚一笔,缺少文化和技能的老百姓也“足不出村”增了收。
村民和脱贫户在青花椒扶贫产业园务工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近年来,石龙社区(农村社区)坚持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而大力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临近县城的地理优势,石龙社区两委看准发展产业强村助农增收这一大有可为的路径。通过多方考察与学习,在罗江区农业农村局、区扶贫开发局和万安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2014年开始,石龙社区积极招引业主流转本村产出效益低下的土地400亩,栽植青花椒。基地+公司+农户,几年下来,由于有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业主武法勇把椒园管理得井井有条,产生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和示范引领作用。从开荒栽种伊始,到除草、施肥、剪枝、打药、剪花椒,武法勇的青之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用工全部为石龙村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残疾人和村民。一年四季,平均每个月都要雇用30余人,每名务工人员每天都会得到80元左右务工收入,几年来,发出去的人工工资已经超过100多万元。武法勇还给大家传授一些种植花椒的技巧,带动大家也种花椒,并积极帮助种植户收购与销售。于是,不少村民通过勤劳的双手,让“青果果”变成了“红票票”,在麻花椒里尝出了“甜滋味”。
2016年,石龙社区为更好解决全村贫困户就业问题,切实为他们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该村充分利用100万元扶贫资金,按照“适度规模、集中建设、统一管理”原则,建立了200亩具有“造血”功能的青花椒扶贫产业园。同时,产业园瞄准股权设置精准、收益分配精准、对象认定精准“三个精准”,采用公司+专合社+贫困户运作模式,充分调动起了广大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园建设、管理和监督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从2019年开始,全村贫困户每家每户都领到了分红,不仅实现了就近务工,还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几年来,青花椒已成为石龙社区不折不扣的特色支柱和优势产业,成为村民和贫困户致富奔康的希望与寄托。
移栽榨菜、儿菜
从青花椒里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2019年,石龙社区把全社区剩下的1000余亩土地全部进行流转,分别栽下市场前景良好的翠冠梨、秋月、桃树等优质果苗。随后,镇村干部又多方奔走,成功引进5家专业管理经验丰富的业主分包其中的500余亩,其余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的汇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针对前期无收益的实际情况,5家业主和汇鑫种植专业合作社都选择了在林下套种大豆、莴笋、白菜、鱼腥草、土豆、榨菜、儿菜等应季时令蔬菜,以短养长,从而实现获取土地效益的最大化。产业发展既绿了荒山、富了百姓,更无形中壮大了社区集体经济。
“社区2021年的集体经济收入已经突破10万元,集体有钱了,我们就加大公共设施的投入,我们在主要道路两旁栽植了长约4公里,近千株樱花、桂花、银杏等观赏花卉苗木,让大家都来享受发展红利。”社区支部书记米辉颇为自豪地介绍道,谈到下一步的打算和发展方向,米辉充满信心的说:“除了继续深耕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外,我们还将竭尽全力争取土地双挂钩项目建好新村聚集点,力争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让大家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从弹丸小果到拳头大果,从麻到甜、从绿到红,这一连串的转折变化,让石龙社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依托完善的道路基础设施,立足日渐成形、成熟的优势产业,石龙社区已经具备打造生态观光、休闲采摘、娱乐观景为一体的新农业发展模式与业态。谈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年逾七旬、正和左邻右舍在村道上散步锻炼的老人吕昌秀眉开眼笑地说:“我以前也是村支部书记,现在托党和政府的福,社区300多名老年人都在领一个月1、2千元的社保金,汗都不出一滴。原来是起早贪黑为饱肚,如今是茶余饭后为强身。”的确,已然成为万安镇发展示范村的石龙社区如今推窗见田、开门见绿,每天清晨和黄昏三三两两、成群结队的居民以健康为名,闲情逸致地绕村休闲游走,生动地展示出了一幅村美、民富、产业旺的景象。
依托能人治村、能人带动,一群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队伍在一垄一沟、一山一梁为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以及老百姓的钱袋子而努力脚踏实地、励精图治。放眼未来,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四季果蔬,石龙社区从集体到个体,更好的日子,更靓的容颜,都还在明天和未来慢慢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