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苏俊 毛春燕)为更好地推进成都产业数字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在成都的创新发展。6月15日,由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心、成都市蒲江县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蒲江县中德(蒲江)产业新城管理委员会主办,四川经济日报社承办的,2022“云行天府”交流推广系列活动两化融合、企业上云宣贯会中德(蒲江)产业新城专场活动在蒲江召开。
会议现场
会上,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心副主任姜陈升,就成都市工业互联网政策及公共服务作了解析;重庆海特克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两化融合评定首席专家曾燕,就深入开展两化融合,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了分享;四川天星智能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星股份)项目负责人邓韬,就天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产业应用探索与实践作了介绍。
姜陈升解读成都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
标识解析应用获实效 为成都工业互联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蒲江县工业互联网发展如何?新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天星股份NFC防伪溯源数字平台的建设就是成果之一。”蒲江县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走进天星股份,NFC防伪溯源数字平台就安装在办公楼一楼外墙上,惹人注目。天星股份副总经理吉李军表示,该平台是该公司顺应工业互联网发展潮流和智能防伪溯源技术发展新趋势,以智能包装为载体,结合物理防伪、数字水印、一物一码、数字信息防伪和大数据精准营销等技术,集成防伪溯源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产品从智慧生产、智慧物流到智慧消费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
会议现场
自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成都)节点(以下简称成都节点)上线以来,该平台随即入驻,该公司基于贯穿全链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体系,将印制标签应用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了跨行业、跨企业的产品数据解析和共享。标签材料成本节省6%,系统开发成本节省15%,生产成本降低7%,市场应用成本节省20%,进出库效率提高9%。
天星股份的案例只是成都推动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应用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成都节点是成都市按照国家标识解析体系规划建设的四川唯一的综合性二级节点,由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心建设运营,立足成都、服务全省、面向西南,为区域企业提供标识注册和解析服务,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企业的信息查询和共享,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经过两年多的运营发展,成都节点的支撑能力持续增强,阶段应用效果明显,已覆盖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家具制造等多个产业。
中德成都职教培训中心
最新数据显示,成都节点标识注册量已突破27亿,标识解析量已突破30亿,接入企业401家,注册企业5500余家。不管是标识注册量、标识解析量,还是累计接入企业等量化的任务,均显示成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工业互联网是“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是成都布局工业互联网重大基础设施的重要工作,也是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任务。当前成都节点为企业提供标识解析技术培训、标识解析应用解决方案、标识解析应用服务等,支撑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应用取得积极成效,为成都工业互联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多措并举 工业互联网“赋能、赋值、赋智”蒲江开启国际合作新篇章
在工业互联网应用新场景上,位于中德(蒲江)产业新城内的SEPP中欧跨国采购平台也令人颇为关注。该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SaaS等数字化和平台技术将海量欧洲采购需求精确智能匹配中国工厂,并提供企业数字化、认证、仓储物流、金融、税务等解决方案。
KUKA机器人授权研究院
2021年,平台与20000多家欧洲工厂合作,在中国发布了655亿元人民币的采购需求,促成交易147亿元,2021年帮助超过100家中国企业打入欧洲市场,2022年采购平台预计将发布800多亿元采购需求。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效果显著。
那么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上,蒲江中德(蒲江)产业新城做了哪些举措呢?中德(蒲江)产业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德(蒲江)产业新城通过“赋能、赋值、赋智”多措并举推动并引领蒲江县工业互联网发展。
中德(蒲江)产业新城
在赋能上,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挖掘工业互联网发展潜力。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实现园区5G全覆盖,加快推动智慧园区建设;引导企业积极应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设备远程维修等创新性服务场景;支持传统食品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生产线,实施“无人车间”等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将现有信息化平台转移至云平台,进一步提升效率。搭建创新交流合作平台,深化“中欧(成都)跨国采购平台”合作,建设国际贸易载体和产品展销平台;引进建设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中国服务中心(成都)项目,推进加强德国柏林、斯图加特等城市招商站点建设,推进全方位、多层面对外交流与合作。
会议合影
在赋值上,聚焦行业补链强链,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挖掘工业互联网发展潜力。围绕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川藏铁路综合保障基地和铁路物流港建设,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做实以商招商、存量招商,着力引进行业领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积极推进补链强链、建圈强链。优化营商环境,搭建政企“直通车”,为园区工业互联网改造企业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包括一对一政策解读、一对一政策申报、全程专员服务等,不断畅通园区工业互联网改造的政务服务保障工作。
在赋智上,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搭建工业互联网对外交流平台。中德(蒲江)产业新城借助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等平台,通过共建职教联盟云学院,累计开展在线培训200余场,覆盖全国3000余所职业院校、10万会员,学习点击量约160万人次。目前联盟理事会单位涵盖了国内企业、院校及科研院所132家,德国企业、院校及科研院所94家。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成都市作为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网络与数据安全能力建设等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获得督察激励。今年将由工信部组织对成都在申报中国软件名城(园)、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等工作中给予优先支持,这将为成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这也是对成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肯定与鼓励。
据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将围绕网络、平台、应用、安全、生态五大要素,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再造,培育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探索融合发展新范式,打造生态优势新格局,全面增强工业互联网服务能级,提升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水平,助力产业“建圈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