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6月20日,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周啸天在家乡渠县举办“周啸天诗学话语”系列图书进校园活动暨周啸天诗词学术座谈会。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创作专委会主任、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岷峨诗稿》社社长刘道平,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省委党校教授、省诗词协会会长孙和平,龚兢业、贺享雍、赵定贵、姚春、刘姣娇、邓建秋、李明春等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畅叙诗情雅意。
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就周啸天诗词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刘道平笑称自己是周啸天老师的“白发弟子”,跟其学诗渐近10年。他认为,周啸天谈诗论词,引经据典,穿百代之时空,采古今之精华,积各家之高议,倾彻悟之经验,成诗家之独创,堪称集诗论之大成。孙和平围绕周啸天的诗词人生、从文化角度看其诗的价值与意义和为当代诗词提供的学术背景与文化背景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引刘道平评周诗“已入深溪方觉浅,未凌绝顶不知高”作结。黄立新有感而发,他说周啸天读诗联系古今,贯通东西,引读者领略人类共同的情感和命运。巴山文学院院长龚兢业则用“读写为本 、诗理为根、慈悲为怀、传播为乐、宽怀为善、亲和为德”感悟周啸天为诗为人之道。
与会专家学者对啸天先生近日出版的“周啸天诗学话语”及啸天先生四十多年来对中华诗词的创作实践、理论研究、推广传播、著书立说等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周啸天诗学话语”系列图书对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弘扬古代经典诗词,推动四川文化事业守正创新、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周啸天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创作诗歌的感悟:“一是书写当代,二是衔接传统,三要有自己的诗学话语。如果写不出来,便读。读到兴不可遏了,就写。读到什么程度就写到什么程度。但一定要有写点的意识,即一定要有美的发现。”
渠县县委书记王飞虎表示,渠县“中国诗歌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文学之乡”等7张名片享誉全国,以周啸天先生为代表的“宕渠四子”蜚声文坛。渠县将抢抓“巴文化年”机遇,实施新时代文化渠县工程,全力打造践行新思想新理论高地、全国巴文化传承创新高地、全国巴文化融合发展高地、文明和谐高地、精神力量高地、文艺精品高地。进一步擦亮“诗词之乡”“文学之乡”品牌,推动“文化强县”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据悉,“周啸天诗学话语”系列图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周啸天新解唐诗三百首》是为现代读者度身定制,相较以前的《唐诗三百首》是为私塾学生发蒙所用,书中选采了许多不见录于其他版本的作品,对所涉及引用诗文、点评一律随文注明出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意以及拓展知识。《周啸天讲史记·楚汉风云录》是作者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对《史记》的深度解读,尽呈《史记》精华。《诗心与佛心:周啸天诗学话语》广采中西方文艺理论,兼谈古诗与当代新诗,以诗心和佛心来联结诗歌的审美,视域宽广。
会后,周啸天还亲自前往母校渠县中学内的啸天诗馆,赠与“周啸天诗学话语”系列新书。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戴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