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自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遂宁市旅游业遭受前所未有的“寒冬”,出境游受到限制,跨省游时断时续,人员流动减少······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新机?带着疑问,记者对遂宁市部分旅行社进行了跟班采访。
荷花开,游客来。(刘昌松 摄)
不惧“寒冬” 困境中谋新局
遂宁市青年国际旅行社已经成立18年,是船山区规上文旅企业。“旺季”时,该旅行社在遂宁市各县(市、区)都设有门店,年营业额近200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每月都会组织六七次跨省游。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旅游业呈“断崖式”下滑,该旅行社陆续关停区县门店,仅保留市城区总部一家门店。
“以前有30多名员工,现在只有12名员工。”遂宁市青年国际旅行社负责人于艳介绍,原来旅行社的总体收入中,出境游、跨省游占70%以上,现在这些业务无法开展。“去年下半年到现在,一次跨省游都没有组织,出境游更是全面叫停。”于艳的感慨中,透露出沉重的压力。
“去年钱都交了,打算出去玩,但因为疫情最终没能成行。”作为遂宁市青年国际旅行社8年的老客户,市民冯登明之前每年都会参加该旅行社组织的跨省游,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次也没出去过。
由于疫情反复,遂宁市青年国际旅行社月收入为零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每个月10多万元的员工工资、门店租金等费用到点就得支付。面对生存的考验,开辟新业务、研发新产品是旅行社唯一的出路。“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能够看见胜利的曙光。”对于未来,于艳依旧充满期待。
化危为机 新思路催生新活力
6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舍得酒文化旅游区,一辆载有50名游客的大巴在此停靠。于艳告诉记者,这是来自南充的游客,将在遂宁停留两日,他们体验的旅游产品是旅行社开辟的新业务——遂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游。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遂宁市青年国际旅行社转变思路,投入到遂宁各县(市、区)旅游线路的调研规划中,根据各县(市、区)红色文化、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不同特点,分别规划打造一条精品旅游线路,逐步打开“遂宁人游遂宁、周边城市游客游遂宁”的局面,同时与兄弟市(州)旅行社互推游客。
去年下半年以来,遂宁市青年国际旅行社在原有旅游线路基础上,推出5条本地精品旅游线路。同时,根据不同地方的游客,设置外地游客精品线路两日游、本地游客一日游等产品。目前,该业务不仅成为旅行社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更是维系旅行社与客户关系的纽带,彼此实现了良好互动。
近日传来的国内低风险地区可以组织跨省游活动的消息令于艳和同事感到振奋。他们立即着手策划组织西藏游活动,计划本月底出发。
目前,全市25家旅行社都已忙碌起来,积极策划组织跨省游活动。
“输血”解困 部门送来“及时雨”
面对困境,广大旅行社并不是孤军奋战。遂宁市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作为,为广大旅行社“输血”解困。
为旅行社退还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一出台,遂宁市青年国际旅行社就拿到了退还的质保金44万元,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真的是及时雨!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党委政府拉了我们一把。”于艳很感激。
遂宁市还修订《遂宁市旅游宣传营销补助办法》,对组织市外游客来遂旅游人数达到一定标准的旅行社,实行宣传营销补助翻倍。遂宁市青年国际旅行社再次获得30多万元补助,为恢复发展注入“强心剂”。
“截至目前,全市共退还质保金352万元。今年,我们继续实行暂退、暂缓、暂交政策,将暂退比例从80%提高到100%,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政策法规科科长左发欢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0余家文旅企业享受政策奖补资金。同时,政府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对2021年收入达到8万元、2022年一季度从业人员达到3人以上的旅行社给予纾困补助5万元。
虽然困难重重,但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处于“寒冬期”的旅行社努力复苏,而希望就在他们的表态中,“困难是暂时的,待到春暖花开日,我们带大家跨越高山和大海!”
(郑威 四川经济网记者 张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