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在四川乐山市夹江县,现在有一种特色养殖正在慢慢兴起——“中华白玉蜗牛”。村民们利用自家闲置的土地,开启了室外养殖模式。
恒温大棚里养殖生长的蜗牛
引进养殖 带动村民致富——
“这些都是孵出来的小蜗牛,有些都长好大了。”谈起自家养殖的白玉蜗牛,宿丹满脸笑容。
宿丹正在露天养殖棚里查看蜗牛的长势
宿丹是夹江县枫桥村的村民,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家门口的养殖棚里查看白玉蜗牛的长势。她说自己在了解到蜗牛养殖这个产业后,很果断地就行动了:“决定要养蜗牛之后,直接就把蜗牛拉回来,当时天气不适合在外面养,就养在家里面。喂在格子里比较麻烦,每天要捡蛋捡屎,空间小不好打理。现在天气慢慢暖和了,蜗牛就适合在外面养殖了,而且很方便,每天只需要喷水和喂食,蜗牛下了蛋也不需要捡,拿点秸秆、树叶盖起来他们就能自己孵化了。”
室外露天养殖蜗牛,是国内农村最广泛采用的蜗牛养殖方式。它的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劳动强度及劳动力相对都较少。在同等适宜生存条件下,野外开放式饲养白玉蜗牛比室内封闭式饲养生长速度快,而且不易患病。“我们养殖蜗牛是跟公司签了合同的。公司不仅全程提供技术指导,还约定了保底收购价格,成熟一批回收一批,我们不用担心后续销路的问题。”宿丹如是告诉记者。
宿丹说的公司就是唐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虽然2022年才成立,但发展迅速。“这是我们公司引进的5层保温大棚,目前来说是做蜗牛养殖最先进的。顶层有喷淋,地面有地暖,蜗牛长期在保湿保冷的环境中,它能达到高产。”唐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丽向记者介绍道。
蜗牛恒温大棚
在唐丽的恒温大棚里,一只只蜗牛在框架上缓缓蠕动。这些蜗牛因其头、腹、足洁白如玉,被称为“中华白玉蜗牛”,属于中国独有品种,以人工养殖为主,成熟期短、繁殖快、生存率高。唐丽虽然养殖蜗牛的时间并不长,但说起蜗牛的养殖头头是道。她告诉记者,公司拥有约150亩室外大棚养殖园区,目前建造了7个保温大棚,每个大棚能养7万头蜗牛。基本四个月以后蜗牛就能长到可以售卖的重量,卖掉之后然后第二批的蜗牛又放进来,一直做到循环放养。
谈到为什么要建立恒温大棚,唐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旭东告诉我们:“我们建这个大棚主要是为了产业集中、养殖集中、技术集中,还有管理集中,让这一系列问题能集中解决,而且能为养殖户带来很多便利。”
由于公司对蜗牛的需求量非常大,唐丽除了自己养殖之外,也积极发动了附近的村民一起帮忙养殖。她说这段时间是四川的雨季,最适合蜗牛的成长,它的成长速度很快。当地的村民这一季菜卖了之后,大棚也空了出来,正适合蜗牛进棚养殖。四个月之后,蜗牛卖掉,又可以继续种菜,可以达到种养循环。
看到了养殖白玉蜗牛的前景,不少年轻人也加入了进来。张庆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了解到白玉蜗牛的养殖以后被深深吸引,她说:“通过实际考察以后发现白玉蜗牛发展前景很大,我觉得现在特色养殖很有市场,准备跟着唐总一起养殖,先从最基础的学起。”
唐丽正在保温大棚里查看种蜗牛的长势
唐丽把江苏生长的蜗牛种牛引到夹江,实施扩繁生产,探索出一套适宜的技术方法,让这个养殖项目在夹江安家落户。公司把养殖户请到养殖基地,为他们当起了“老师”,从“入学”到“毕业”,手把手地向他们传授温度湿度控制、饲料制备投喂等关键养殖技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形成养殖联动效应,呈现出“多点开花”之势,建立起了“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专业化、集约化养殖模式,帮助当地农户纷纷加入养殖行列,带动村民致富。
唐丽给应届大学生讲解蜗牛的养殖
美味佳肴 助力产业发展——
那么,蜗牛养殖出来去向了何方呢?
一大早,品德当庄园的后厨就忙碌了起来。这几天的预定电话都是来定蜗牛餐的,餐厅经营者邱先生早早地就从唐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订购了白玉蜗牛半成品送过来。
经过清洗、焯水,一只只白嫩的蜗牛下锅了,爆炒、油炸、烧烤,传统的川菜做法,使蜗牛肉焕然一新。
据了解,中华白玉蜗牛是我国科研部门从野生褐云玛瑙螺中变异选育出的,是食用蜗牛中首屈一指的佼佼者。其肉质肥嫩,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胆固醇趋于零,富含20多种氨基酸,广受食客的欢迎。餐厅将处理好的蜗牛肉和川式泡椒、鲜椒等相结合,在专业厨师的精心研制下,将蜗牛肉的鲜香激发出来,肉质鲜嫩脆爽,辣味后劲足,让食客们大呼过瘾,纷纷表示,没有想到这蜗牛肉这么好吃。
川味蜗牛宴广受食客好评
食客孙女士说:“我有一天尝到这个蜗牛的味道,真的很好吃,脆脆的。而且我也查了一下资料,它具有美容消炎的作用,营养价值非常高,味道又滑又嫩,别有一番风味。”
看到食客们对白玉蜗牛如此喜爱,餐厅经营者邱先生的心里也满是骄傲。他说第一次吃蜗牛还是在他20几岁时在云南,那个时候吃到了一道“红酒焗蜗牛”觉得十分特别,一直念念不忘。“没想到我们夹江还有这样的蜗牛养殖基地,我知道了以后,立马和基地建立了合作,我们的后厨根据四川人的口味研发出来了白灼、香辣、泡椒和孜然的蜗牛菜品。自从我们开始做这个蜗牛餐以后,来打电话预定的人非常多,基本三天两头都要进货,让他们把蜗牛的半成品送过来。凡是来吃了这个蜗牛餐的,都说这个蜗牛非常脆嫩,很好吃,反响特别好。”邱先生如是告诉记者。
蜗牛产品——蜗牛酱
谈到这次与餐厅的合作,唐丽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她告诉记者,现在蜗牛产业已经延伸到了更多的领域,总公司研发了蜗牛的系列产品:蜗牛冻肉、蜗牛罐头、蜗牛蛋白粉、蜗牛串、氨基酸粉等多种精深加工产品。从蜗牛消化腺中分离提取的蜗牛酶,价格昂贵,是生物制药业的良好原料。蜗牛还可加工成营养性、功能性口服液及蜗牛硒片剂、蜗牛钙质添加剂、洗发精或洗面奶、蜗牛工艺品等。而自己的公司,下一步也还将继续扩大规模。
唐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旭东说:“下一步我们还有四十多个保温大棚要在园区里建立,同时,我们在园区也会建立一些农旅结合的休闲项目,比如民宿、网红打卡地、生态观赏区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从而填补夹江青衣江西畔这边的旅游空白。”
依托乐山蜗牛产业园这个多元融合项目,夹江县顺河村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
顺河村乡村振兴办主任黄冬华与工作人员讨论蜗牛产业园方案
顺河村乡村振兴办主任黄冬华介绍:“我们顺河村作为一个农业大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前进。2022年我们引进了这个蜗牛养殖项目,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对接、协调,目前已经把他们养殖园区的土地交付给了他们,第一批的恒温大棚也已经实施完成,第二批即将进场施工。这个蜗牛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对我们顺河村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我们顺河村作为一个农业大村,以前是以蔬菜种植为主,每年会有很多残次的蔬菜,相对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而养殖蜗牛需要大量的蔬菜,就可以把我们这部分残次的蔬菜消化掉,废弃的秸秆也可以用来养殖蜗牛。变废为宝,在乡村振兴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罗丹 四川经济网记者 蒋培路)
(文中图片来自夹江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