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川渝两地联合公布盲盒APP消费专项调查 揭秘盲盒市场背后的消费真相

2022-08-22 20:41:10 稿件来源: 编辑:易陟责任编辑:黎琦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李霁玥 刘婕) 近年来,盲盒经济迅猛发展,“盲盒+”消费图景遍地开花,“万物皆可盲”的背后隐藏着涉嫌赌博、消费欺诈、显失公平等诸多问题。为揭开盲盒市场背后的消费真相,今年上半年,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以下简称四川省消委会)、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重庆市消委会)联合开展盲盒APP消费专项调查。8月22日,该调查结果正式公布。

发布现场

据悉,本次调查着重从信息公开、商品质量、盲盒价格、物流配送、售后服务、消费行为等方面展开,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和调查人员模拟消费者行为开展体验式调查两种方式进行。

71%用户意图通过盲盒购买超值商品

但大部分事与愿违

记者了解到,本次专项调查发放的网络问卷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425份。其中,86%的被调查者下载过盲盒APP并通过APP购买过产品,14%的被调查者下载过APP但未进行购物。问其下载原因时,有71%的被调查者认为盲盒APP平台价格实惠,能买到超值商品;64%的被调查者则认为有机会抽到很想要的商品。

 

盲盒APP消费金额

据图表显示,超过1/3的被调查者在盲盒APP平台消费了1000-5000元;1/4的被调查者花费不超过1000元;1/5的消费者消费了5000-10000元;甚至,有10名被调查者在盲盒APP豪掷10万元以上。在他们中间,超过1/3的被调查者经过5-10次消费才购买到了心仪产品;1/4的被调查者经过10次以上消费才购买到心仪产品;5%的被调查者甚至从未购买到过心仪产品。

此外,记者发现,在购买盲盒的过程中,商品质量问题、商品价格问题、退换货问题和购买说明问题是消费者投诉最多的问题。

盲盒“套路”多

内里商品质价不符,“稳赚”实为假象

在本次专项调查中,四川省消委会和重庆市消委会还采取了调查人员模拟消费者行为开展体验式调查,以市场占有率、累计下载量、川渝两地投诉量作为综合遴选标准,共选取10款盲盒APP作为调查对象。每个盲盒APP完成不少于10个调查样本,共计完成体验调查有效样本100个。

“在这10款盲盒APP中,仅盲盒星球是主打销售各类潮玩手办、动漫周边产品,其余9款盲盒APP产品涵盖数码、美妆、家居、服饰、日用百货、食品等多种产品品类,各APP均设定规则由消费者抽取获得不同的产品。”四川省消委会秘书长莫莉介绍到,通过本次专项调查,主要发现了盲盒信息公示不完整、玩法“套路”多、商品质价不符、商家怠于履行质量担保义务、格式合同屡现“霸王条款”、网页链接不安全、APP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流于形式等问题。

针对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莫莉对盲盒App运营公司提出了以下建议。

她建议,运营公司要制定盲盒平台公示清单,规范信息公示;要发布盲盒格式合同范本,拒绝“霸王条款”。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在合同中公平合理设定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权利义务;要立“公约”树“警示”,建立“防沉迷”机制;积极履行售后服务责任,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公开投诉方式、处理流程、退换货标准等信息;应当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积极回应消费者实现消费公平的呼声,满足消费者得到公平对待的诉求,增强合约意识与法律意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个人信息保护权等,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商品及服务。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盲盒产品质量监管,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严禁盲盒企业打着“盲”的旗号,出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消费者权益;加大对哄抬物价、价格欺诈、不合理定价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要积极引导盲盒消费者,树立健康消费观。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供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