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8月27日,在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开幕式上,“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式启动建设。该集群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依托“链主”企业带动和能源工程建设,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培育万亿级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加快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向世界级跃进。
这一目标如何实现?8月28日,以“世界级能源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建设”为主题的分论坛举行,参会嘉宾针对世界级能源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论坛现场
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集群日益成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服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的手里。在能源装备领域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对提升我国高端能源装备供给能力,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姚珺看来,本次论坛的举办为世界级能源装备集群的培育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合作平台。
去年,工信部通过集群竞赛的方式,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遴选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高端能源装备集群榜上有名。姚珺表示,近年来,四川省及成都市、德阳市紧扣培育世界级能源装备集群这一目标,在优质企业培育、产业链强链补链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集群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提升。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集群日益成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服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将进一步加大对包括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在内的国家级集群的支持力度,发挥好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携手培育能源装备领域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论坛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敬茂明则表示,凭借自主创新的强大基因与日益积累的技术优势,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发展的前景十分光明,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规模竞争力、技术引领力、协同创新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集群要跃升成为世界级的产业集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科技竞争、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确保这一集群发展,还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开拓思路去谋划和推动。
“我们将以本次会议召开为起点,认真吸纳各位嘉宾的真知灼见,积极推动创建政产学研一体的产业生态,支持促进集群企业抢抓历史机遇,勇攀技术高峰,以更多四川研发制造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装备产品,服务国家、造福人民。”
论坛现场
深化集群合作形成合力,让“1+1>3”
近年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指引下,成都、德阳两地大力实施同城化战略,将产业同城作为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重点是依托成都光伏设备、氢能设备产业优势和创新研发能力,以及德阳发电装备、油气钻采装备产业优势和极限制造能力,通过“头部+配套”“研发+制造”“总部+基地”的合作模式,共建协作平台、共育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高端能源装备产业体系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研发制造基地之一。“协同”“合作”,已成为两地之间产业共建高频词。
如今,“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式启动建设,新形势下,成德如何进一步抓住新机遇、共谋新发展?
对此,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赵作权在论坛上提出,集群组织之间应开启竞争者合作模式。他指出,如今先进制造业很多技术突破风险较大,面临着一个“技术创新死亡谷”现象。一些大企业不愿意投资怎么办?这就需要大企业在市场机制之外,寻求合作,以多种形式共享技术、共享科研成果,集合力量投资高风险的技术创新,一旦能够取得技术突破,对产业上下游的带动作用将非常强大。
“现在的集群在研发合作和国际合作方面还需要加强。”赵作权认为,研发合作要建立基于本地企业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建立针对提升当地产业实力的研发项目,在重大技术上有所突破;国际合作主要是对标世界领先的标杆,建立跟跨国公司、跨国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
天津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主任赵国强则认为,产业集群之间应融合交流,不仅是大中小集群要纵向加强合作,在高端集群之间也应横向搭建一个大平台。
“参加此次大会已经两天,我很喜欢德阳这座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智能自动化专家方泽昂表示,发展先进产业集群,首先要明确目标是什么,然后集合力量共同实现目标,而个体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打造合力,让“1+1>3”。
论坛现场
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迈向价值链高端
创新是产业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亚琛工业大学博士、前博西家电BSH全球高级副总裁彼得·鲍尔提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更要进行颠覆性创新。借鉴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领头羊”的做法,及时对新技术作出反应,进行应对。
他提出,产品必须要创新,流程必须要创新。市场行为和市场需求会发生变化,必要情况下,服务的商业模式也要转型。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为民也赞同说,应持续提高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努力打造集群高水平创新平台,大力开展集群的协同创新,攻克产业链中的短板和“卡脖子”问题,实现集群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王为民建议,持续壮大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集群规模,提高产业集群孵化新企业的能力,大力培育“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充分发挥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带动和辐射作用。特别要加强产业链上游高端原材料和中游高端零部件龙头企业的培育。此外,建议引导集群企业在产品技术水平、制造工艺、产品质量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推动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继续迈向价值链的高端,打造品牌价值,提高国际影响力。
(四川经济网记者 闫新宇 刘蓉 实习记者 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