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泸州:连续7天无社会面新增病例 解“静”不解“防”

2022-09-17 19:07:59 稿件来源: 编辑:王颖责任编辑:黎琦

四川经济网泸州讯(记者 庞玉宇 文/图)9月17日下午5时,泸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曾妍通报了泸州市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曾妍指出,全域解“静”,成果来之不易,解“静”不解“防”,从“静态”到“常态”这个关键“过渡时期”,需要持续抓好各项防控措施,严防反弹风险,全力以赴巩固社会面清零成果。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9月5日,泸州市打响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该市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最为严峻、最为复杂、冲击最为严重的一轮疫情。疫情发生后,泸州市委书记杨林兴,市委副书记、市长余先河亲自指挥调度,市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各级指挥部高效运转,科学运用“快、准、狠、稳”有效战术,在国省各级领导专家悉心指导下,围绕“静下来、管得住、查清楚、捞干净、快清零”目标,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以最大的决心、最强的力量、最快的速度、最果断的措施和最有力的组织,坚决、快速、果断开展疫情处置,实现了连续7天无社会面新增病例。

全域解“静” ,但风险还未绝对排除

据介绍,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7例,无症状感染者14例,仍在院治疗68例。累计划定风险区46个,启用隔离场所32个、隔离房间8139间,排查管控9394人,实施全员核酸筛查和重点核酸筛查超3000万人次。疫情总体呈现出传播链复杂、隐匿性强、年龄跨度大、医疗救治压力大、防控难度大等特点,为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可以说此轮疫情全方位检验了泸州市各级各部门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虽已全域解除临时性静态管理措施,但风险还未绝对排除。全市仍有高风险区4个(江阳区4个),中风险区17个(江阳区9个、纳溪区4个、泸县1个、合江县3个)。在集中隔离管控人员中仍有新报告本土病例。随着车流、人流的增加,疫情的风险也在持续增加。

曾妍指出,全国疫情呈现持续扩散态势,省内外毗邻市州疫情仍处于高位发展期,省外返泸人员连续不断,必须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绷紧疫情防控之弦。

持续抓好防控,严防反弹风险

曾妍指出,现阶段,泸州市正处于从“静态”到“常态”这个关键“过渡时期”,需持续抓好各项防控措施,严防反弹风险,全力以赴巩固社会面清零成果。

坚定筑牢“外防输入”防线。一是严格执行“落地检”。二是认真落实“首站负责制”。对发现近7天内有中高风险区和涉疫城市旅居史的来(返)泸人员,以及与病例轨迹重合的人员,第一时间按要求做好隔离和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三是守好村(社区)“最后一道关口”。持续发挥小区临时党组织作用,因时因地调整服务范围和重点内容。对大数据推送的风险人员逐户逐人、落地排查,及时跟踪掌握行程动态。优化小区(村社)管理,落细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特别是对外来访客要登记造册,对居家隔离人员要加强健康监测和生活服务,坚决守住“小区门”和“家门”。

持续巩固“内防反弹”阵地。一是加强重点场所管控。全市酒吧、洗浴场所、歌舞厅(KTV)、棋牌室(麻将馆)等各类空间密闭娱乐场所继续暂停营业;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继续暂停开放;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监所等实施封闭管理。生活超市、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严格执行体温检测、扫码亮码、佩戴口罩、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二是减少人员聚集。不举办线下大型会议、培训、演出、展览展销、广场舞等聚集性活动。各区县和各级各类学校在科学评估疫情风险的基础上,按照“错时、错峰、错层次”原则,“一地一案”“一校一策”有序组织开学返校。校外培训机构恢复线下培训活动时间由所在区县研判确定。“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席不办”。继续暂停农村坝坝宴。逐步恢复堂食,鼓励到店自行取餐、外卖订餐。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实行错峰就餐。三是统筹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按照“市级统筹、错峰安排”原则,进一步优化设置便民核酸采样点,以区县为单位,每周组织开展一轮免费全员核酸检测。对防疫人员、建筑工地、工业园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快递外卖、酒店商超、餐饮服务、交通运输、保安保洁等重点行业工作人员,落实单位主体责任,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

用心用情服务群众企业。一是直面群众日常生活需求。持续做好独居老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行动不便人群等服务保障。耐心细致做好心理疏导、关心关爱等工作,及时收集梳理诉求困难,尽全力为市民朋友排忧解难。二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问题。继续关注市民朋友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政策宣传解释,发布权威信息,力争做到早发现、早反馈、早处置,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三是主动靠前服务助企纾困。科学运用“防疫泡泡”模式,密切关注群众就业难题和企业需求,主动靠前指导服务企业落实防疫责任,及时协调和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企业按下生产经营的“快捷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