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四川经济网达州讯(蒋婧 记者 王晓英 文/图)1-8月,渠县规上工业累计增加值增速4.20%,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81%,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2%,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1.7%,规上工业企业达197家。此外,有渠心科技这一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中顺洁柔、华新水泥2家上市公司扎根渠县。
近年来,渠县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富有生机、干劲十足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川航彩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添动能:
聚焦集群培育 形成“一首两重”主导产业发展格局
近年来,渠县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强力构建一区多园规划布局,加速打造轻纺服饰、数字经济、农产品精深加工等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一首两重”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川渝绿色轻工产业园、电力产业园、绿色建材产业园、石材产业园协同发展。同时,强化圈级链接,汇编渠县招商引资政策读本,出台《渠县招商引资重点产业激励办法》等文件,绘制重点合作企业供应链关系图,搭建政银企联合平台深度融合成渝双城经济圈、川渝产业生态圈上下游产业链,以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驻点招商、商会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铺设招引抓手,在川渝、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招引战略圈举办产业推介会,链接外部大动脉,激活本地新动能,引入量级瞪羚企业、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高效促进县内外循环发展。
此外,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成功创建中国西部服装服饰产业承接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四川省国际品牌服装加工“智”造基地、四川省户外服装生产基地等重大平台。高标准建设四川省渠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共50平方公里,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宽阔空间。
新引擎:
数字赋能驱动 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渠县以抢抓“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机遇,全面建设5G基站,打牢智能化、数字化基础,建立“工业大脑”“农业大脑”“智慧城市”等数字平台,推动智能制造技术资源与企业深度对接,带动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投资力度,发挥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引领作用。同时,成立渠县制造业强县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领导挂包,20个核心成员单位,以高位引领、高效联动、高能聚焦制造业强县发展为目标,研判经济形势,指明发展方向,统筹要素配置,激发创新思维,深化产业融合,加速项目建设,细化助企纾困,实行“按天推进、按周调度、按月汇报”机制,高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此外,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施“四个一”精准帮扶机制,实施“清单式”“一户一策”暖心服务,配置法律顾问、金融团队,选聘营商环境“观察员”“体验员”“护航员”,融合“办事不出园区”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强化社会监督,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开展“企业最不满意的十件事”整治活动,落实助企纾困“四送”行动,坚持问政于企、问需于企,分门别类、有序推进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物流等诉求220个,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
四川乐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强基石:
政策保驾护航 提升主导产业链承载能力
今年来,渠县相继出台《渠县推进工业强县十条措施》,推进科技、金融、土地、能耗等核心要素向链主企业、头部企业、科技型企业、潜力成长型企业精准配置。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大力推进“亩均论英雄”,鼓励企业修建多层厂房,有序腾退僵尸企业,盘活低效闲置建设用地,破解用地难题;推进水电气路网“多网同织”,全面提升主导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控制要素价格降为川东北区域最低。搭建银政企交流对接平台,组织金融机构进园区、走企业、下车间,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金融产品,设置产业发展基金,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加强校企合作,强化人才培养,鼓励外地回引、本地农民工就地就业,依托达州应用职业技术学院、院士科创中心等项目,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助力渠县产业发展。
同时,完善企业家沟通交流机制,总结轻纺服饰产业联盟模式经验,积极推广帮助各产业联合发展,组织开展企业家沙龙活动,搭建企业家互动交流平台,引导企业通过共享平台、共享机制、共享配套等方式抱团取暖、集群发展。“目前,渠县试点建设的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可推动华新水泥、亿鑫联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融合生态,疫情期间以联合体形式带动本地重点上下游建材产业链共660名职工入住防疫共享圈,驻厂办公稳产保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此外,采取科学规划布局,坚持“一区多园、产城一体、职教融合、职住平衡”方向,深化经开区提质增效、扩区转型。大力建设标准化厂房,持续推进产业城、轻纺园、智慧园等大体量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园内学校、医院、银行、派出所等场所,增设增开公交专线、乡镇专线及入园班次;深度提升配套保障能力,全面统筹“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发展,提高产业职工生产生活便利度。
下一步,渠县将继续深化打牢发展平台基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数字赋能“智造”,持续转方式、调结构、创平台,优存量、扩增量、抓变量,强动能、壮优势、抢机遇,坚持“工业兴县”“制造业强县”战略,推动渠县工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县域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出经验、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