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四川经济网德阳讯 (罗虹 记者 钟正有)中江县紧跟“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采取超常举措保运行稳大盘,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步调,心怀“国之大者”,算好“大局账”“长远账”,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的关系,锚定目标,精心组织,压茬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方向明、思路清,齐心协力勇当先
统筹谋划。提前部署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努力实现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锚定目标。紧盯重大水利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渠道整治等各类水利项目建设,在程序合规、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做到能开尽开,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完成水利工程建设年度目标任务。
强链延链。围绕“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梳理2023年度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清单,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加快推进预开工项目用地预审、环评审批、可行性研究审批等前置要件办理,积极筹措水利建设资金。
措施实、见效快,齐头并进展成效
提高农业灌溉服务水平。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出台《中江县农业水价改革实施方案》,成立水价综合改革领导机构,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节水奖励机制,提前完中江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任务79.35万亩。二是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2023年实施元兴水库右干渠整治工程,投资3530万元,整治渠道24.53公里,改善和恢复灌面1.73万亩,助推农业产收达400余万元。三是全力保障2022年农业用水计划。实现春灌放水前全县各类水利工程蓄水达1.5亿立方米,汛末蓄水达1.7亿立方米,确保全县38万亩稻田“有水吃”。
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一是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逐步形成县域供水“同网、同质、同价”的现代化供水体系。加大对偏远乡镇和饮水困难地区的投入,对部分中小型供水工程进行提档升级和维修养护。二是全面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监测。健全检查逗硬机制,完善供水应急预案,做好水源地水质监测和公布。三是加强农业生活生产用水保障。实现规模化供水工程逐步覆盖农业园区,提高产业发展用水保障率。
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工作主线,实施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确保郪江象山、凯江西平、清溪河碾子湾出境断面水质达标;开展河(湖)长制工作业务技术指导与督查,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清四乱”“清源”行动;开展河湖“退耕还河、植草种林”,严厉打击水环境污染违规违法行为;开展相邻县市河湖保护联防联控,实现“上下游,左右岸”共管共护。
推动智慧水务现代化建设。以乡村水务试点为契机,逐步构建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投、建、管、运”一体化创新发展模式。以水权水价改革试点为抓手,推动现代化灌区建设,健全灌区计量计价体系,加强渠系建筑物自动化配套力度,逐步建立灌区智慧调度系统。
底气足、决心大,齐抓共管促攻坚
力争“早”。积极探索水库及配套设施资产证券化,通过搭建融资平台、创新信贷融资方式、设立水利投资基金等方式,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利投资融资体系,带动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建设领域,着力破解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难的问题。
务求“实”。围绕乡村振兴及农业产业发展要求,积极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水利建设治理体系。在凯江规划建成4座河槽式水库,在东江规划建成2座河槽式水库,实现凯江、东江分段设闸、分段蓄水、河湖连通,助力打造“三江六岸”、宜居宜业公园城市。
突出“质”。对标“一项目一方案”要求,以结果为导向,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出成效。目前,完成仓山水厂设备联合试运行和管网铺设,累计使用户数达3万户,有效提升仓山、永丰2个乡镇近11万人饮水质量。其他水利重点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中,力争早日发挥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