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拍摄、剪辑:李其轩
9月底,成都双流区的川开电气工业园内,一片忙碌景象,处处呈现出拼经济、搞建设,“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的劲头。
近日,川开电气有限公司(简称川开电气)董事长李军一早便深入车间一线,探望刚刚结束闭环生产的员工,并不时向身边生产一线的负责人询问生产进度。
“目前各种设备运行正常,全厂工人正加班加点地赶进度。”该负责人向李军汇报道。
十年砥砺奋进
生产规模增长近2倍、整体实力位列西南第一
“我们公司创建于1980年,到现在已有42年历史。”李军告诉记者,40余年间,川开电气取得了长足发展,成长为一家专业从事输配电成套设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技术咨询、融资租赁等一体化服务的企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川开电气先后实施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创业,公司生产规模由7亿元增加到20亿元,增长近2倍,整体实力名列西南地区同行业第1名、全国电气开关行业前10名。
同时,川开电气的经营业务近年来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变为新型电力系统下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现代服务型制造业企业,由传统机械加工转变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由单一零散客户转变为大企业大集团长期合作供应商。
十年补链强链
已实现关键设备数控化率85%
“我们坚持产业现代化转型,这十年在补链强链、产业变革、数字化转型和抗疫稳产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李军告诉记者。
据介绍,从2012年起,川开电气同供应链企业开展技术共享、订单保障,实现市场共赢,作为链主助力贝德铜业、智慧连电气、朋昌电力高速发展,实现营收增长近十倍,孵化出一个个“小巨人”。
“延链补链的作用是双赢的,我们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近5000人就业的同时,成为双流区纳税大户,为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卓越力量。”李军说,2015年11月,公司与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电气资产重组,实现优势产品互补,正式向智能充电网、箱式变电站赛道进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12月,川开电气建成行业首座智慧电气产业园,上线WMS、MES、ERP等多种现代工业软件系统,实现关键设备数控化率85%,数字化转型和精益生产带动生产效率提升53%。2020年1月,以28小时的“川开”速度完成武汉“雷神山”医院电力配电保障。
今年成都“8·25”疫情来袭后,川开电气迅速启动“防疫泡泡”生产应急预案,900余名“战友”奋战在拼经济前线,全公司基本满负荷生产。
十年创新驱动
新产品收入占比稳居20%
川开电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输配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成国家输配电重点实验室实训基地,历年新产品收入占比稳居20%。同时,川开电气还积极融入“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的新能源充电桩、智能微电网、智慧储能建设,助推“源、网、荷、储、充”一体化实施,为区域经济发展赋能。
十年间,川开电气先后服务了“天问一号”、天府机场等多个国家重点项目,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得到业内广泛好评。
十年再启新篇
立志打造中国输配电百亿级生态平台
李军表示,川开电气坚持以产业发展为目标导向,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为践行制造强省、制造强市战略贡献力量,获得“贡嘎培优企业““服务型制造企业”等60多项荣誉。
“未来,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推动智慧能源产业茁壮成长,打造中国输配电百亿级生态平台,助推低碳发展。”李军坚定地表示,川开电气愿为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积极贡献“川开电气力量”。
(四川经济网记者 苏俊 王凌寒 李其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