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宜宾:7100余亩废弃矿山完成复绿复垦

2022-10-14 19:56:12 稿件来源: 编辑:何羽佳责任编辑:刘艳

四川经济网讯(张新 记者 侯云春 严易程 文/图)10月14日,记者从宜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废弃矿山累积恢复治理面积达7100余亩,有效改善和修复了矿区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生态双赢的新局面。

DJI_0374

宜宾三江口

“宜宾市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储量全省第一,石灰石储量较大,矿山数量较多,矿山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破坏。”据宜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桂华林介绍,近年来,宜宾持续排查整治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按照“挂账销号”和“一矿一策”原则,深入矿山指导、帮扶企业落实复耕复绿、降尘抑尘、错峰减产停产等整改措施,督促矿山企业严格落实“六不准六必须”和“边开采、边修复”要求,履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宜宾市累计排查包括废弃矿山在内的矿山矿企1029个,整治矿山675个。目前,全市现有矿山企业359个,督促矿山企业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41个,累计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3.5亿元。

宜宾坚持项目带动,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3年多来,通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奖补资金以及地方财政投资等方式筹集1.5亿元,用于推进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累计完成恢复治理面积7100余亩,有效改善和修复了矿区生态环境,新增了耕地、园地和林地,让废弃矿山变身绿水青山,有效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

DJI_0397

长江岸线

同时,宜宾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在全省首先编制完成了《宜宾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出了“到2035年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到580.9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1.50%、湿地面积≥11.3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5平方米、划定生态修复分区11个”等目标。

“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宜宾在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桂华林表示,下一步将以《规划》为引领,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