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肖开丰 顾朝辉 梁潼 川经瞭望记者 闫新宇
10月3日, 秋雨绵绵,新冠肺炎突袭中江;
10月14日,阳光灿灿,英雄故乡战胜疫情。
十天,阻断疫情传播,
十天,迎来生机勃勃。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百万人口大县——中江人民平静的生活。为快速阻断疫情传播,全县5200余名干部职工、1300余名民辅警,县内9000余名党员、2500余名村干部、13000余名志愿者,同县外来支援中江的700名医护人员、104公安干警……3万余人,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同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以忠诚担当、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屏障”。
百万英雄儿女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保持静默。
全员核酸筑牢安全网
张磊:中江县卫生健康局医政与医疗监管股负责人,近年来先后荣获德阳市抗疫先锋、中江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张磊负责全县全员核酸检测的方案制订、点位设置、人员调度、质量控制、标本调度和实验室检测工作,他每天至少跑30个采集点,工作时间超过16个小时,经常是腰酸了就按一按、嗓子疼了就喝点水。
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张磊每天都要深入到全县各医疗机构,指导发热门诊、发热哨点建设,预检分诊和流程再造,医护人员个人防护,了解一线抗疫人员对防疫防控知识的掌握运用,确保全县不发生院感事件。
疫情期间,张磊和同事们一道,经常加班至凌晨,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和衣而睡。他爱人是一名警察,每当有重大疫情时,夫妻俩都会有自己的任务。
他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卫生健康战线上的干部,在面临新冠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必须奋战在抗疫工作的最前线。”说到这里,这个坚强的男人眼中也闪动着泪花。
流调溯源严把源头关
邓胜权:中江县流调溯源组组长。自中江县“10.0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身为中江县疾控中心一员的他,深知源头关的重要性。
24小时合理分配协调组内人员分工,以最快的速度获取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相关确切信息,上报、推送信息、开展后续工作。以流行病学理论为基础,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流调新发确诊病例,最短的时间掌握完整的核心信息、活动轨迹、密接人员;对有暴露风险人员开展流调,进一步排查密切接触人员、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电话流调密接、次密人员信息,进行风险告知,并及时向信息组推送需纳入管控人员信息;实时报告工作进展,制定下一步工作安排; 与公安等部门联络员及时沟通,核实信息……是他每天必须完成的五大重点工作。
疾控中心整栋大楼每晚灯火通明,工作人员精神高度集中,没有一句抱怨,只有执行力度。
王烽:中江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民警。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他就开始接触疫情防控工作,从最开始的人员排查管控到后来的流调溯源。
10月3日晚,当接到流调溯源工作组迅速集结的工作指令后,王烽心里不免还是有些紧张,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公安民警的他自当义无反顾、奔赴前线。
在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王烽担任公安队伍联络员、调度员,负责协调对接卫生、疾控与技术流调专班,执行现场流调溯源任务。开初还显得有些慌乱,但他很快理清思路,并立即请示局党委成立流调溯源工作组临时党支部,在党旗的引领下开始“5+2”“白+黑”,24小时不间断开展精准研判、精准核查、精准管控,竭尽全力查清密接、次密接人员,为“追阳断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0月3日接到工作任务后,他简单地跟妻子交代有任务需要外出后,就第一时间通知现场流调溯源工作组民警、技术流调专班迅速到县疾控中心集结,进行人员轨迹核查、视频追踪,人员信息核查、研判、管控等工作。截至13日共排查重点涉疫场所180余处,调取视频监控时长60余小时,精准分析判定密接、次密接人员4000余人。
物资保供确保群众所需
陈凡:中江县商务局市场运行与秩序股股长。
保供稳价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时时刻刻做好督导保供企业加大储备和市场监测等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密切关注供应情况,积极寻找优质货源,确保生活必需品物资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秩序井然,切实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这是陈凡的工作信律。
疫情发生后,对城区13个区域进行管控,共涉及7433户,16778人,其中特殊人群353人。陈凡及时对接保供企业、落实小区生活物资配送,截至10月13日,共配送蔬菜包10186包,药品包263包。截至10月13日,对管控乡镇回龙镇涉及的10427户20231人,共配送蔬菜包540包,肉包23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陈凡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活必需品筹集。截至10月13日,露腾农业为水岸上城、凯旋城等18个场所捐赠鸡蛋124710个、蔬菜包8971包;好又多超市捐赠奶制品、方便面等1.51吨;回龙镇收到南塔蔬菜批发市场冯中伦捐赠的10260斤蔬菜。
一线防控阻断传染源
唐华:凯江镇团委书记、物资保障组组长。疫情发生以来,“我先行”是他的口号。每日坚守一线,协调保障凯江镇15个封控小区,29个村社疫情防控物资需求。
“兵马未动,物资先行”。全镇十多万人核酸检测和封控小区防疫工作;应急帐篷、防护服、隔离服、手套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物资第一时间保障到社区;克服前期物流不畅等外界因素,第一时间与多方沟通,加大采购力度,最大限度满足防疫需求;安排专人清点发放,做到精准发放,实现防控物资供应和储备有效匹配……这系列工作一个都不能错,唐华告诫自己。连日来,唐华统筹做好防控物资调配,累计发放口罩6万余个、防护服2万余件、隔离服5万余件。
苏莉:80后,回龙镇五义村驻村干部。
10月8日23时许,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电话,回龙镇五义村大规模核酸中发现一管初筛阳性病例。
作为疫情暴发所在村的驻村干部,苏莉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以最快速度防止疫情扩散。
当夜,她紧急排查此次阳性检测管中的10人基本情况,立即电话通知到本人及家属不可外出,严格居家。立即安排村干部带领医护人员和民警再次入户采集核酸并对其近期外出情况做初步了解和记录,并安排次日全员核酸检测具体工作。
10月9日6时,安排10位信息录入人员,对五义村10个社的1500余人进行信息录入,每个社找一个熟悉情况的社长作为带路人员,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必全员采集。自己一人主动承担有确诊病例的10社信息采集工作。同时通过广播会和志愿者流动广播的方式通知到所有农户严格居家,等待入户做核酸检测。
9日天刚蒙蒙亮,苏莉来到第一户需要再次采集的便是二次核酸检测呈阳性的刘某及其家庭成员,她没有想会被感染的风险,坚定去到刘某家中,详细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采集完信息后告知他及家人必须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政策。
连日来,她每天近20小时连轴转,安排好次日全村的入户核酸检测,物资准备和分配,统计每个组采集核酸数量并及时上报,红码黄码人员的集中和居家隔离管控,高危场所的消杀等工作。
张辉:成都三绕中江西疫情防控查验站站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今年4月以来,张辉一直在三绕中江西收费站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24小时值班值守的防控查验工作,奋战在疫情防控执勤卡点的第一线。
10月3日以来,他带领交通执法人员,同公安干警、卫健、民兵、志愿者等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有效管控,强化对从成都三绕中江西卡口进入中江县的车辆驾乘人员的查验,做到“逢车必检”、“不漏一车一人”。对入川的外省籍车辆和省内的各型车辆,查验驾乘人员健康码、核酸证明、有无风险地区旅居史、行程码等相关信息,并引导车辆有序的进入检查点,由医务工作者进行核酸采样,扫码向社区报备,严格督促其扫“入川码”,守好了中江“西大门”。
志愿服务助力防疫
张琼:朝琼社工中心董事长,中江13000余名志愿者代表之一。
10月4日9时张琼接到凯江镇通知立即组织40名志愿者参与封控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对2500余人、108家困境人群进行生活物资配送、登记,代购生活用品、陪困境残疾人看病、拿药,每天近12小时志愿服务,她从不抱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服务。”张琼说。
张琼每天最早到岗安排任务,参与服务,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她母亲今年80岁,脚痛不能下床,防疫和尽孝,她选择了前者。10天,张琼招募志愿者共计100人,服务对象3万余人。
(肖开丰 顾朝辉 梁潼 四川经济网记者 闫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