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最新 >新闻详情

十年感恩奋进 未来共谱新篇——四川干部群众话巨变迎盛会

2022-10-16 14:28:02 稿件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易陟责任编辑:黎琦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在稳中求进中奋发有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回顾十年,干部群众有何感触?对未来,大家又有何期待?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邀请多名干部群众话巨变、迎盛会。

NEWS_940AA68CACC891C78E9508792A31584C.JPG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四川展区参展图片。图为位于邛崃市的天府现代种业园。 省筹展办供图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万钢:核动力人心中激荡着满满的自豪感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莉莎

这几天,在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四川展区,我国研发的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核岛模型吸引不少观展者的目光。

“这是中国核电由大到强的重要标志。”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华龙一号”的设计单位,该院党委书记万钢说,作为中国核电事业的见证者、参与者,核动力人心中激荡着满满的自豪感。

核动力院是我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1965年建院以来一直扎根四川,从最早选址于青衣江畔的山区到如今布局成都怡心湖畔,实验室里的灯火见证了中国核动力事业的蓬勃发展。万钢说,10年间,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在国家、中核集团和四川省大力支持下,核动力人自主建成了新一代先进核动力研发平台,实现了核科技跨越式发展,持续助力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

2020年11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首次并网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成为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仅7个多月后,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开工建设。同时,一批自主研发的核电装备形成“龙系列”品牌,助力“华龙一号”“玲龙一号”形成“双龙出海”格局。

国内使用的医用同位素90%以上依赖进口,品种少、数量缺,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今年8月,由核动力院牵头组建的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成都揭牌。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国内唯一同位素及药物领域工程研究中心。万钢表示,核动力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合作,打造新的国家名片。

寄语未来

核动力院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石、核动力的主导者、先进核能的策源地、核技术应用的重要力量”,将秉承“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院训,不断推动中国核动力事业迈上新台阶。

川渝互派干部黄礼清:感受川渝相向而行的加速度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樊邦平

近日,作为第二批川渝互派年轻干部,达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黄礼清完成互派工作回到达州。“在重庆市万州区担任发改委副主任的一年,时间虽短,但我收获了友谊,学到了经验。”回顾这段难忘经历,黄礼清感慨,“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明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赋予川渝两地的重大历史使命。两年多来,四川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与重庆紧密协作、相向而行,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实现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

在黄礼清看来,发展背后是川渝两地实实在在的协作——地处川渝毗邻地区的万州、达州和开州建立了“万达开党政联席会议”“分管领导协调会议”“联合办公室+专项工作组”等工作机制,搭建起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地三级”运行机制,挂牌运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联合办公室并集中办公,全力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同时,三地还从交通互联互通、产业互补成链等方面切入,切实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021年,万达开三地GDP总量实现4039.91亿元,同比增长8.6%,超过川渝两省市平均增速,占渝东北、川东北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0.8%,实现了由“近邻”向“队友”的重大转变。

“能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我感到无比自豪。”黄礼清说。

寄语未来

我将继续提升自身本领,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助力川渝两地合作向纵深推进。愿川渝两地未来更美好。

川剧《草鞋县令》主演陈智林: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打磨更多好作品回馈给观众,是我们任何时刻都不能松懈的事。”10月14日,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在成都参加大型川剧新戏《红漫巴山》联排。

一个月前,由陈智林主演、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与四川省川剧院联合打造的川剧《草鞋县令》,为四川捧回阔别15年的文华大奖。鲜花和掌声之后,川剧人立刻用饱满的工作状态,投入到新创作中。

回望新时代10年,陈智林感受最深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走进剧场支持好戏,主动提升文化获得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成为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分子,用现代视角,携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界”“破圈”,并认同这是一种时代新风尚。每到节假日,大家越来越关心现在的文艺界线上线下推出什么好作品,也渴望有越来越多能产生共鸣的好作品。

陈智林认为,新时代10年来,正是因为时代需求,文艺工作者文化自信的步伐走得越来越坚定,自我要求越来越高。川剧《草鞋县令》就是文艺川军攀登文艺高峰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共有15部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191部(件、幅、人)作品(艺术家)获得(入选)全国大奖(重点工程),影视作品每年至少有1部作品在央视播出,全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机制逐步成熟,总体实力不断提升,正向全国第一方阵积极迈进。

在陈智林看来,四川这方水土养育的四川特色文化、四川特色表达,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只要用心挖掘,充满魅力的好题材就在身边。

寄语未来

在《草鞋县令》里,主角纪大奎穿上“草鞋”为民治水旱之患。且蹬草鞋天下行,也无风雨也无晴。希望这双为民的“草鞋”,也能带领四川文艺工作者守住文艺初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更美的远方看更辽阔的风景。

剑门豆腐非遗传承人卫少能:蜀道畅通给我们带来更多获得感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燕巧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门一带的栈道曾是蜀道最艰险的地方。“现在蜀道不再难,越来越畅通了。”在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镇生活了60多年的卫少能深有感触。

卫少能是剑门豆腐非遗传承人。“我自己不会开车,但开店‘口岸’一直紧跟剑阁的交通变化。”20年前,在108国道边、紧邻剑门关景区的剑门关镇,卫少能开了一家“帅府”剑门豆腐店。

2012年10月,下普快速通道开工建设,新108国道绕过了剑门关镇,原来的国道便成了游客到剑门关的风景大道。过境车辆减少,游客到景区的路畅通了许多。“但游客还是不多,公路交通带来的人流有限,我们最盼望的还是剑阁能像其他地方一样通高铁。”

高铁梦逐步成为现实。2013年,西成高铁广元剑阁段启动建设;2017年12月,西成高铁全线通车。

通车前,对交通敏感的卫少能抓紧时间选“口岸”——在有高铁站点的剑阁县城开了一家新店。让卫少能意外的是,原本计划用5年时间收回成本的新店,仅两年多就收回了成本。高铁通车第二年,新店营业额已经与老店持平。现在,新店每月营业额是老店的两倍多。

“以前是大巴车拉着老年人来剑门关,现在坐高铁来的年轻人多了起来。很多人上午从成都或西安过来,在景区耍大半天,吃顿饭才离开。”卫少能说,自己不断更新豆腐菜品,现在可以做400多道豆腐菜品。

蜀道在剑阁还在不断地变化。去年,京昆高速广绵段扩容工程开工,途经剑阁。不少建设者专门开车前来吃豆腐宴。卫少能又在新店增加了投资,“店面升级后,能容纳更多客人。”

寄语未来

剑门关的“蜀道难”一步步被突破、改变。未来希望京昆高速广绵段扩容工程早日建成通车,让更多群众的农产品走出去,进一步增加收入;让更多游客来到剑门关,感受蜀道不再难,越来越畅通。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邱寄帆:伟大时代给职业教育带来广阔舞台

曹潮 刘逸舲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芸涵

近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邱寄帆忙着“双高计划”建设、“职教本科”申报的相关工作。

邱寄帆从事一线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已有37年,是全国模范教师。37年来,他所在的学校由过去占地100余亩、在校生人数500余人的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成为如今占地1200余亩、在校生人数超过1.4万人的现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这些年学校环境的变化很大,但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邱寄帆感叹,“今天学校的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执教能力、精气神跟10年前都大不一样了。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有激情、有想法、有干劲,怀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信念,全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这些优秀年轻教师中,他特别提到两个人。一个是周树强,年仅30多岁,已获评全国技术能手、教育部产业导师资源库技术技能大师,带出的近2000名学生都在技术一线为祖国航空事业冲锋陷阵。另一个是王洵,不管是校级还是省级教学能力大赛,总能看到他获奖的身影,今年获评首届四川省“四有”好老师。

看着“后浪”逐渐屹立潮头,邱寄帆颇感欣慰,“身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由衷感谢这个伟大时代给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的广阔空间和舞台,使大家能不断成长。”

寄语未来

我和同事们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努力培养造就国家急需的高素质产业生力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驻村第一书记李木呷:乡村振兴让群众日子越过越好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樊邦平

“布多大叔,你家的牛奶装好没有?往县城送货的车马上要出发了。”10月15日一早,甘孜州稻城县桑堆镇吉乙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木呷挨个到村里的养牛大户家中收牛奶。帮村民把牛奶打包,再送到县城销售,是这位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日常。

今年38岁的李木呷是稻城县公安局的一名民警,2018年,他被派到桑堆镇担任驻村干部,从此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刚来这里的时候,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不到3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这些年,脱贫攻坚让桑堆镇‘一步跨千年’,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如今村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不仅超过1万元,不少人还买了小汽车,每年村集体经济收益也轻松突破20万元。”回顾过去4年的帮扶历程以及桑堆镇乡村的巨大变迁,李木呷很是感慨,“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2021年7月,完成驻村帮扶任务的李木呷本应该回到原单位,但在村民的挽留和家人的支持下,他选择留下,继续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我将带领村民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打响全村农副产品品牌,希望将有众多优势旅游资源的吉乙村打造成稻城县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李木呷说。

寄语未来

四川举全省之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绝对贫困全面消除,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未来,我将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