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十年沧桑巨变,十年砥砺奋进。蜿蜒流淌的隆昌河见证了岁月更替,“中国石牌坊之乡”——隆昌,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隆昌城区
十年来,城市承载能力年均新增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43.4%提高到49.5%;隆昌市23个老旧小区迎来了“新面貌”,3786户居民过上了“新生活”;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8.38%……一组组数据彰显隆昌人民幸福生活,成为城市不断做精做靓的真实写照。
隆昌城区
蓝图绘就
城市提质扩容 颜值靓
一条条道路宽敞顺畅,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一座座公园花团锦簇……十年来,隆昌改变的是市容市貌、城市品质,不变的是隆昌对一张蓝图绘到底、建到底、管到底的坚持。
《隆昌城市总体规划》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谋划城市建设蓝图,从1985年至2017年,历经3次修编,在总规、控规、专规、详规等编制中,始终做到城市功能布局分区不变、路网结构布局不变、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不变。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发展带腹心节点城市,隆昌围绕“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先行区”建设,做优“精致靓丽隆昌”城市功能,城市生活功能向西发展,生产功能向南拓展,形成“西进、南拓、东优、北联、中疏”的总体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以工贸旅游为支撑,牌坊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疏解旧城,发展新区。十年间,城市建设空间狭小的瓶颈被打破,全面建立起城市提质扩容新框架,隆昌的城市骨架得到进一步延展,城市形象实现跨越式提升。
目前,隆昌市建设“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先行区”已初见成效,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基本形成了“六横六纵一环”交通网络格局和“一心、三廊、一带、多点”绿地系统格局,“推窗见景、出门见绿”的公园城市赋予人们更多惬意和至高享受。
隆昌城区
公园落地
城市休闲宜居 气质佳
仲秋傍晚,湿地公园内,三五成群的市民沿健康步道散步,一群打太极拳的市民全神贯注。相比湿地公园的幽静,一街之隔的莲峰公园则热闹了许多,广场舞、滑冰、羽毛球……人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卸下一天的疲惫,尽情起舞、运动。
从内江市隆昌市隆桥驿收费站出口入城,出站即进入隆桥驿森林公园的辐射范围。一条全长约5公里的休闲绿道从收费站旁蜿蜒延伸,一眼望不见尽头。绿道依次串联起了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恒星湖公园、隆桥驿森林公园、直到古宇湖北入口旁的孔子公园。
“周边植被茂森,在绿道上跑步、骑车非常舒服。”隆昌市民王先生和朋友在绿道上散步。他指着旁边的高楼说:“我就住在那里,这可是我家门口的公园,太巴适了。”
对家住公园美岭的刘莉来说,每天清晨,叫醒她的不再是床头的闹钟,而是窗外的啾啾鸟鸣。晨曦初露,推窗四望,只见云峰关森林公园绿树成荫、芳草依依,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打开城市版图,大大小小绿色斑块星罗棋布:莲峰公园、白庙子生态湿地公园、云峰关森林公园、隆桥驿森林公园、孔子文化公园、古宇湖国家湿地公园……十年间,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园从荒地、黑臭水体“蝶变”而来,与城市建设同频共振,托起了隆昌人的宜居梦。
“隆昌公园数量多、功能多,休闲之余去走走很放松。”市民王鹏表示,身为隆昌人很有幸福感。
当前,隆昌市正在全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大力实施城区绿化提升工程,重点推进铃铃牌坊公园、恒星湖公园等项目,力争到2025年建成区绿地率达41%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5%以上,一幅“城市在公园中、公园在城市里”的绿色画卷徐徐呈现。
隆昌城区
民心所向
城市旧貌换新 生活美
崭新的柏油路、新划定的停车位、新配置的充电桩和机动车车棚、锃光瓦亮的电梯、宽敞大气的中庭院坝……和煦阳光下,三五老人围坐在一起闲聊,一旁的孩子们尽情奔跑嬉戏,爽朗的欢笑声回荡在小区上空,一幅岁月静好的幸福画面跃然眼前,仁和花园的嬗变令人眼前一亮。
仁和花园小区建成于2000年,居民构成复杂、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曾经,人们对它的印象是设施陈旧、环境脏乱。
作为省级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示范项目——仁和花园小区不仅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更新,还以小区院落、公共活动中心、城市公园为点,串珠成链,重塑了由表及里的城市形象。
“整个小区都亮堂了,走进来就像进了新的商品房小区。亲戚朋友来玩时,都说我家像买了新房一样。”居民程莉说。
在老旧小区项目提升改造中,隆昌通过整合小区场地,优化车行线,增设生态停车位,缓解小区“停车难”;通过实施雨污分流,提升小区排水设施功能,减轻环境污染,解决“排水难”;以推进单元电梯增设作为突破,通过增设电梯和无障碍设施,破解小区“上楼难”;通过完善监控、门禁及机动车智能泊车,增强小区“安全感”,全面提升了老旧小区的宜居性。
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十年来,隆昌市实施3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祥云街26号、九虹苑、仁和花园等23个老旧小区迎来了“逆生长”,3786户“老”居民过上了“新”生活,新建停车场11个、新增车位441个、黑化路面1.5万平方米,增设电梯83部,数量位居内江市第一,占内江市总数的60%以上,其增设模式已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经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林巧 四川经济网记者 毛春燕 李弘 )
(本文图片均由中共隆昌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