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绵阳讯(卢红艳 陈元松 记者 张宇 文/图)“现在盐亭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只要一纸‘以诺代证’承诺书,就搞定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简直是方便又实惠,我们更有信心把生意越做越好!”近日,在绵阳盐亭县云溪镇弥江路的利民理发店里,店老板郑才满指着墙壁上张贴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以诺代证”承诺书》,乐不可支地向记者夸赞该县推行的“以诺代证”。
郑才满夸赞该县推行的“以诺代证”
记者了解到,郑满才所说的“以诺代证”是今年6月份以来盐亭县行政审批局推行的三类小型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店、足浴店,以下简称“三小”)卫生许可审批制度改革,这在我省尚属领先举措。
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中,盐亭县行政审批局和县卫健局通力协作,优化“三小”场所卫生许可审批流程,学习借鉴省外各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全省率先推行“三小”场所以《公共场所卫生告知和承诺书》代替《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变证前检测为诺后抽检,让“三小”经营者少跑路、少花钱、少费时,减轻了经营主体经济负担,激发了“三小”场所业主诚信守法意识,实现行政审批和执法监管部门通力协作,联管共治。
后移“门槛”,以一份承诺取代繁琐检测
据盐亭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盐亭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前,该县“三小”场所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或申请资质延续、变更,跟其他地方一样,除了提供相关材料以外,还必须选择第三方机构现场检测并承担500元以上检测费用。这样一来,业主不仅办证周期长,而且还要承受较重的经济负担。
这个检测的程序能不能简化,能不能为“三小”经营者节省这笔开支呢?今年6月,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盐亭县行政审批局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胆借鉴广东、浙江等省市行政审批改革的成功范例,及时出台了《关于三类小型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推行“以诺代证”改革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以取消“三小”场所准入门槛、后置卫生检测为主要内容的“以诺代证”改革。
一是据实确定承诺主体。将经营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下、卫生风险小、客源相对固定的“三小”场所,纳入“以诺代证”改革的实施范围。该类经营主体向县行政审批局申请审批,提供经营房产面积证明,经审核属实后纳入“以诺代证”管理对象;
二是依法规范承诺内容。申请者对“三小”经营场所店铺选址、内部设置、通风采光、消毒排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等情况作出书面承诺,明确承诺内容和违背承诺的处罚措施;
三是统一制作亮诺样式。制作规格样式统一的《公共场所卫生告知和承诺书》,亮明承诺条文、本人签字捺印页面和监督举报电话,审批通过后与营业执照一起悬挂在店铺显著位置,接受部门监管和群众监督。
再造流程,以上门核查取代业主跑路
自今年6月1日起,盐亭县“以诺代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举措一经启动,即引发社会各方关注,特别是赢得了全县“三小”经营群体的拍手欢迎。盐亭县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通过业主签订承诺书,行政审批部门组织现场核查,实现“三小”公共场所审批备案零费用、一次办。真正让“三小”场所业主享受“少跑腿、零成本”的实惠。
优化审批流程,凡是符合“以诺代证”相关要求的经营者在签订承诺书后,向县行政审批局递交营业执照、身份证、健康证,经核实后随即完成审批备案。截至目前,县行政审批局已完成审批备案“以诺代证”县城“三小”场所28家,为“三小”场所每户节省500至800元不等的检测费用;
开展现场核验,坚持“谁审批谁负责”原则,由责任审批人员深入现场,对“三小”场所相关信息进行核实,发现报审环节弄虚作假的,取消“以诺代证”资格;
扩大惠民范围,将“三小”经营场所审批权下放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由县行政审批局负责对乡镇审批人员进行培训,实现乡镇“三小”场所经营者在本地完成审批备案,实现审批“不出镇”。
创新机制,以联管共治取代各自为政
“推行‘以诺代证’改革,不是对许可事项的取消,更不是降低公共场所卫生要求,而是一种审批模式的改革和发展。”盐亭县行政审批局局长袁政向记者谈起在全省率先“吃螃蟹”的体会:“以诺代证”的改革有利于强化“三小”场所守法的主体意识,促进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改变“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体制弊端。通过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力推进行政审批部门和执法监管部门良性互动、联管共治,构建起审批部门、监管部门和经营业主“三方”良性互动的格局。
一是开展“抽检+巡查”交叉监管。县行政审批局联合县卫健局,采取“随机确定抽检时间,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确定检测机构,随机选派抽检人员”的方式,对已实施“以诺代证”审批备案的“三小”场所卫生状况开展不定期抽检。县卫健局开展常态化巡查,接受群众举报,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和随机抽检,通过“随机抽检+日常监管”交叉叠加的监管方式,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是建立联席会商机制。县行政审批局、县卫健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三小”场所监管信息,研究解决监管中的具体问题。县行政审批局将通过“以诺代证”的“三小”场所信息和随机抽检情况反馈给县卫健局,县卫健局将日常监管发现的问题共享给县行政审批局,实现部门监管信息无差别共享。
三是强化联管共治。县行政审批局建立“三小”公共场所诚信台账,将随机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三小”场所纳入承诺失信“黑名单”,取消“以诺代证”资格,并将相关问题信息移交卫健部门依法处理。县卫健局发现经营场所与承诺内容不符的,责令业主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然不符合要求的依法处理,确保“三小”场所公共卫生安全。
“古人有‘一诺千金’,现在我们县的三小经营群体‘一诺’要值40万元。”盐亭县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陈泽红跟记者算了一账:预计到今年年底“以诺代证”备案的“三小”场所将超过500余家。按过去平均每家收取800元检测费计算,仅此一项可为全县“三小”经营者节省40多万元。今后,盐亭县将严格遵照上级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为当前稳经济、促增长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