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会展 >新闻详情

聚焦物流投融资大会|第十二届中国物流投融资大会暨成渝地区供应链论坛在成都开幕

2022-11-25 20:17:27 稿件来源: 编辑:郑红梅责任编辑:黎琦


 大会背景

四川经济网讯 (记者 苏俊 毛春燕)聚全球智慧、论成渝发展。11月25日,以“数智赋能、产融互动、创新破局”为主题,由成都市供应链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投融资分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物流投融资大会暨成渝地区供应链论坛在成都开幕。全国供应链与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近100万人线上参会。

undefined.png

赵果情视频致辞

共建平台  为成渝地区供应链与物流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国家铁路局原总工程师赵果情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是对我国物流行业未来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本次大会以“数字赋能、产业互动、产创新破局”为主题,围绕中国物流供应链领域发展、投资机遇、航空货运、国际班列与国际供应链的打造,智慧物流供应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开展交流会议,同期还将举办首届中国交通物流论坛,既反映了行业发展实际,又紧贴行业热点,有效回应业界关切,搭建了行业合作交流平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供应链与物流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张岩致辞

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副主任张岩谈到四川物流与供应链行业取得成就和未来打算时表示,四川将紧抓“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契机,强化区域物流枢纽建设,强化航空、铁路港口、无水港等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城乡末梢配送网点体系。优化开放平台布局,争取国家在川建设更多的开放口岸。提升国际通道能级,打造全球性航空枢纽、洲际航空中转中心和货运中心,全面形成覆盖欧美澳亚非的国际通道。大力支持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快递公司等大型物流企业来川设立总部、分拨中心和运营结算中心。鼓励企业发展境外物流服务,建立完善境外服务网络,提高国际物流竞争力。推动成渝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商贸物流产业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服务更优。


吴征宇致辞

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征宇表示,近年来,成都加速构建以成渝地区为枢纽的泛欧泛亚国际大通道体系和覆盖世界经济中心城市的国际供应链体系,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显著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功能不断增强。目前,成都全市市域高标仓面积突破600万平米,其中冷库面积达135万平米;国际定期直飞航线91条,国际货运航线20条,2022年1-10月,成都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第1,货邮吞吐量位居全国第7;青白江国际铁路港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2022年1-10月,成都国际班列开行4458列,中欧班列(成渝)开行4582列;航空、铁路、公路立体口岸开放体系成型,10项进境口岸功能与综保区“三区四园”共同构成成都市优渥的国际供应链营商环境。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加速重组,构建通达全球、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是成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承接产业全球转移和抢占国际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位势的重要机遇和必经之路。截至目前,成都累计落户“全球物流100强”“中国物流50强”及供应链知名品牌企业120余家,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迈上万亿级台阶,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万亿级规模和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千亿级规模正加快形成。成都立足市委、市政府系列工作部署,大力推动物流产业建圈强链、“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和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待。

吴征宇表示,未来,在万亿、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下,成都对数字化、智能化、全程化的现代物流需求将更加旺盛,现代物流与先进制造、金融服务等多领域跨界融合将更加快速。

胡夏枫致辞

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副处长胡夏枫在致辞时表示,目前,成渝地区已开通220余条国际(地区)航线,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累计突破2万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千公里,国际铁海联运已实现“天天班”双向运行,东盟跨境公路班车已实现常态化运行,拥有一批包括航空、铁路、水运等类型的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已初步形成设施先进、布局合理的空、铁、公、水立体口岸开放体系。

展望未来,成渝地区将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物流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商业贸易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交互拓展,共同策划实施一批重大功能性、平台类项目,释放一系列合作共赢机遇。

专家论道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历史使命将发挥重大作用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特别是中欧班列的开通和运行将欧亚大陆桥变成了沿线国家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流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陆上丝绸之路,陆地经济重新焕发华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机遇和历史使命将发挥重大作用,将直接带动北上西出方向上的西安、郑州、兰州、乌鲁木齐、沈阳、石家庄,以及南向方向上的昆明、大理、贵阳、南宁等内陆城市的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历史使命,一方面在于重庆和成都这两座西部地区的超级大城市提升发展能级,促进两个超大城市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优化配置、区域统筹协调的经济增长极,更为重要的是成渝经济区要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和支撑作用。


李春生视频演讲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李春生对农村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认为,供应链与物流产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他建议,一是应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和保障。积极构建智慧物流、绿色物流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物流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大物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城市物流配送设施和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三是建立健全物流产业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标准规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注重培育打造现代物流企业,采取扶持激励措施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发挥行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此外,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数字贸易创新委员会秘书长孔志刚,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贺飞,蜀道物流集团投资发展部曾翔宇分别就“APEC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机遇”“合作共赢 智慧赋能 共同构建韧性供应链”“以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担当物流现代排头兵”等议题做了精彩分享。

成果发布 《人才蓝皮书》与物流行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等榜单重磅出炉

会上发布了由成都市供应链协会组织专家撰写的中国西部首个物流与供应链人才蓝皮书——《成都市物流供应链人才蓝皮书及岗位评价》(以下简称:蓝皮书),将对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培养、岗位设置产生指导意义。

《蓝皮书》

《蓝皮书》共分为编制说明、国内物流供应链人才发展现状、成都物流与供应链产业人才发展现状、人才后备状况分析、紧缺岗位目录及总结、建议等六大部分。

《蓝皮书》显示, 近3年来,成都物流与供应链人才需求整体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平均年增幅接近7%。其中,管理类人才、技术类人才、技能人才需求增速较快。快速消费品、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机械设备制造人才需求位列前列。未来3年,成都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岗位需求数将年均增长11%,年均增加岗位7000个。

《蓝皮书》还在强化人才培育意识、前置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充分掌握行业市场人才动态信息、建立校企有效沟通平台、建立高效能人才模型,提升甄选机制等六方面提出了建议。

据成都市供应链协会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10月底,成都市供应链企业共计2.6万余家,同比增长35%。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有6648家,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有1999家。会上同期还发布了《成都市物流供应链产业岗位评价》。

 最佳投资机构榜单发布 

同时,2021-2022年度中国物流行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最佳投资机构、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企业榜单正式发布。榜单显示,中国物流行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1家,最佳投资机构11家,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企业17家,共计79家。其中,成都上榜企业共计6家,成都蓉欧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鲜生活冷链物流有限公司2家企业上榜中国物流行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名单;四川陆海云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榜最佳投资机构名单;成都积微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交子供应链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四川川投云链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上榜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企业。

除大会开幕式外,“共建成渝地区世界级机场群带来的机遇和思考”“依托国际陆港提升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国智慧物流科技创新发展论坛 ”等三个平行分论坛也在当天成功召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