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阿坝讯 (记者 庄媛)11月25日,第二届世界自然遗产地韧性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以线上方式在阿坝州九寨沟举行。
第二届世界自然遗产地韧性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以线上方式举行
会议由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刘保党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博士致辞,研讨会分主题报告及圆桌交流两个环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驻华代表处夏泽翰博士
夏泽翰博士在主题报告环节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支持九寨沟把世界遗产建成韧性、人文和创新意识的来源。
著名生态学家、鸟类学家、IUCN资深专家约翰·马敬能(John MacKinnon)博士以“九寨沟40年的朋友”为题,回顾了他对九寨沟的数次访问感受,探讨了九寨沟旅游发展对遗产地价值以及社区参与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有关遗产地保护、民宿发展案例,对九寨沟保护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肖时珍以“世界遗产的灾害风险管理”为题,分享了世界遗产灾害风险管理的主要原则以及鉴定、评估和减轻灾害风险的方法,阐释了如何在方法论的基础上编制灾害风险管理计划,以此增强世界遗产灾害风险管理与韧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以《国家公园的绿色发展方案——九寨沟能推行吗?》为题,从科学与实践角度探讨了国家公园绿色发展方案对九寨沟管理的指导意义,并在报告中分享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后的管理实践。
广东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昉以《探索遗产教育的丹霞山模式》为题,结合工作经验,从世界遗产“中国丹霞”的美学价值、地球科学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引出遗产教育话题,分享了丹霞山的实践及开创性理念和丰硕成效。
重庆市武隆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永泰以《发展生态旅游是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解”以重庆武隆为例》为题,讲述武隆从典型的西部地区最贫困县依靠旅游起步,凭借申遗赋能旅游,实施集团营销,进一步融合发展,实现从“穷乡僻壤”华丽变身成“人间仙境”的整个过程,展示了武隆多样的产业链,例证了生态旅游是遗产地发展的“最优解”。
在主题为“遗产教育”的圆桌讨论中,云南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金宏森分享了澄江化石地作为国内首个化石世界遗产地利用博物馆展陈扩展遗产教育的实践。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赵联军从教育的必要性、商业性与公益性融合、科研和监测为支撑、搭建自然教育平台,区域联动等方面分享了王朗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经验。
九寨沟管理局副局长杜杰从“科研、监测、科普”三位一体科研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培养、参与性体验等方面分享了九寨沟遗产教育的做法。
景区设立40周年庆祝活动
当天,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设立40周年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0周年庆祝活动。
部分获奖嘉宾和参会代表合影
九寨沟景区管理局党委书记高恺衡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40年发展报告》交流了景区40年发展经验。活动中,景区历届领导王友州、邓一、葛宁、章小平、刘芳、孙建平、唐思远、徐荣林等分别寄语景区40年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并向包括“九寨沟”发现者王志强、傅春华;“九寨沟”开发者王友洲、泽仁珠;“九寨沟”保护者邓一、张国威、田树昌、印开蒲、泽旺秀;“九寨沟”擘画者钱振越;“九寨沟”宣传者容中尔甲、于宁;“九寨沟”支持者詹姆斯·桑塞尔、景峰等14位推动九寨发展的“突出贡献者”颁发了证书。